的,由导致错误结论的人员承担责任。首席仲裁员或合议庭的正确意见被合议庭或仲裁委员会否决造成错案的,首席仲裁员及持正确意见的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第十 条错案可以通过当事人或群众的投诉、举报、新闻媒体舆论反馈,本级或上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自查、检查,各级国家机关、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查办、转办意见等渠道 ...
//www.110.com/fagui/law_264609.html-
了解详情
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统一劳动力市场业务流程,大力开展职业指导,积极开展劳动保障代理业务,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逐步实现职业介绍规范 委员会的实体化建设,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规范化手段,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办案程序,建立错误案件追究及监督制度,增加办案手段,提高办案质量。加强与工会组织 ...
//www.110.com/fagui/law_156195.html-
了解详情
案件185件,涉及劳动者2641人。其中集体争议案件25件,涉及劳动者1278人。全年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结案177件,结案率为95.68%。此外,各地还 ,检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62个,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7户,责令补签劳动合同1.6万人,支付拖欠劳动者工资等待遇503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为劳动者 ...
//www.110.com/fagui/law_124671.html-
了解详情
依法做出行政处理决定书,要求其限期发放;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理决定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四、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劳动者 并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情况。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的监督作用,以有效维护劳动者权益。 ...
//www.110.com/fagui/law_258110.html-
了解详情
处理制度,探索建立注重预防和调解、突出仲裁优势和作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全面推进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实体化建设,逐步在市(地)级以上城市以及有条件 技能人才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劳动力市场与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搞好城乡统筹劳动保障示范区建设。实施社会保障服务管理能力建设工程,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中心建设 ...
//www.110.com/fagui/law_163.html-
了解详情
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工会 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国有企业召开讨论有关用工、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会议,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国有企业厂长( ...
//www.110.com/fagui/law_332791.html-
了解详情
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所有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均超过申请时限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工伤待遇问题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与用人 工伤认定申请时,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劳动关系发生争议的,当事人应当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确定劳动关系。依法定程序处理 ...
//www.110.com/fagui/law_338596.html-
了解详情
的劳动者,由企业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当根据以上支付原则支付其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其综合计算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 工资部分不得低于本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十九、企业单方终结劳动关系,引起劳动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裁决撤销企业原决定的,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 ...
//www.110.com/fagui/law_41615.html-
了解详情
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本单位工会委员会。地方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有同级工会的代表参加。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地方总工会依法设立的法律服务机构,应当 职工代表人数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国有企业召开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利益的会议,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听取工会的意见 ...
//www.110.com/fagui/law_339049.html-
了解详情
救灾相结合的城市综合减灾系统。 Top 第七章 社会发展 完善人口综合调控,加强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充分满足市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为目标,全面繁荣 阶段性就业在内的多形式灵活就业,扩大多渠道、多层次就业。加强和完善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 二、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 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 ...
//www.110.com/fagui/law_244474.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