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并接受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和企业所在地方工会的指导。第四条 当事人申请调解, 应当自知道或者 在送达回执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仲裁文书留在当事人的住所,视为送达;(四)直接送达当事人有因难的,可以委托 ...
//www.110.com/fagui/law_189794.html-
了解详情
按下列程序进行调解:(一)听取双方当事人的申诉,做好笔录;(二)调查取证,查清争议事实;(三)召开调解会议进行调解,向双方当事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仲裁。第二十条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申请及有关证据材料。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从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或者从调解 ...
//www.110.com/fagui/law_63071.html-
了解详情
争议就地、及时解决在基层,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属本细则第二条(二)项的争议,当事人可直接向当地仲裁 仲裁,应当收取仲裁费。收费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七条当事人干扰调解、仲裁活动,扰乱工作、生产、社会秩序或者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按照 ...
//www.110.com/fagui/law_62966.html-
了解详情
争议;(四)其他由双方当事人共同申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认定应当受理的争议。第三条双方当事人在仲裁中法律地位平等。第四条仲裁 可以撤销或变更原裁决。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对复议后的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二十三条当事人在裁决后规定期限内不申请 ...
//www.110.com/fagui/law_62868.html-
了解详情
着重调解原则。 第四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实行仲裁庭制度,依法独立办案。 第五条 劳动争议仲裁实行一次裁决制度。 第二 条 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任何一方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递交仲裁申请申诉书,并按被诉人人数提交申诉书副本。 ...
//www.110.com/fagui/law_62701.html-
了解详情
合同发生的且双方当事人自愿申请调解的劳动争议。第八条省、地、州、市、县和省辖市的区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第九条 缺席仲裁。第二十三条仲裁庭开庭时,由首席仲裁员宣布仲裁员、书记员名单,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仲裁庭应当认真听取当事人(含代理人)陈述和辩论,出示有关语气然后依申诉人 ...
//www.110.com/fagui/law_62378.html-
了解详情
对于保护国营企业行政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增强企业活力,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劳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要加强 可以口头或书面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开除、除名 ...
//www.110.com/fagui/law_62205.html-
了解详情
。调解不成或者一方确实不愿调解的,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设有两级调解委员会的大企业,一般应先经二级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一级调解委员会 委托书、调解书、裁决书等各类文书表格,由省劳动局统一印制。第三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组织工作规则》由省劳动局另行制定。第三十二条本实施细则由省 ...
//www.110.com/fagui/law_62182.html-
了解详情
经调解不成的可向企业所在区、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开除、除名、辞退违纪职工发生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直接向企业所在区、县 由市劳动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第四章罚则第二十九条当事人干扰调解、仲裁活动,扰乱工作、生产秩序或者拒绝、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由公安机关 ...
//www.110.com/fagui/law_61997.html-
了解详情
所有制企业,凡发生《规定》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均适用本细则。第三条市、区、县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按本细则规定的管辖范围负责处理 ;(三)证据、证人姓名和住址。第十七条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请书后,经审查,符合《规定》和本细则关于劳动争议仲裁范围规定的,应当在7日内受理、不符合规定 ...
//www.110.com/fagui/law_43628.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