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少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依法惩罚和教育少年罪犯,保障无罪的少年不受刑事追究,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少年刑事审判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审判少年刑事案件的司法实践,制定本规定。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2 ...
//www.110.com/fagui/law_350624.html-
了解详情
照转,不得以任何形式阻碍、扣压和打击报复。 第十三条 人民法院对劳动改造机关提出的有期徒刑罪犯的减刑和假释,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对死缓、无期徒刑罪犯的减刑或假释,应当在三个月内作出裁定。 第十四条 对服刑期间又犯罪的罪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劳动改造机关应当密切配合,依法从重从快惩处 ...
//www.110.com/fagui/law_280807.html-
了解详情
保外就医及其他监外执行措施的;(十一)不符合法定条件或捏造虚假事实,提出减刑、减期、假释建议的;(十二)非法搜查,非法没收、扣押、查封、冻结公私财物 三)违反法定刑罚的幅度,量刑严重失当的;(四)违反法律规定判决缓刑,或者裁定减刑、假释的;(五)民事、经济、行政案件混淆是非,导致判决、裁定显失公正的; ...
//www.110.com/fagui/law_276147.html-
了解详情
规定,混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量刑畸轻畸重或者适用缓刑、减刑、假释不当的;(十三)办理民事、经济及海事纠纷案件,违反法律规定,错列或者错误 交予他人行使的;(九)弄虚作假或者未按法定条件提请批准在押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的;(十)错误提请或者决定劳动教养人员所外就医、所外执行、减期或者 ...
//www.110.com/fagui/law_264055.html-
了解详情
一式二份,分别寄送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因减刑、假释、减期等原因无法提前30日通知的,应当自减刑、假释、减期裁决送达后,及时寄发通知书。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按规定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离开监管场所时,监狱、劳教所或者看守所应当告知其在规定的期限 ...
//www.110.com/fagui/law_250049.html-
了解详情
服刑期满或者劳动教养人员劳动教养期满30日前,将《刑满释放通知书》或《解除劳动教养人员通知书》一式二份,分别寄送服刑人员、劳动教养人员原户籍所在地的县(区)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因减刑、假释、减期等原因无法提前30日通知的,应当自减刑、假释、减期裁决送达后5日内寄 ...
//www.110.com/fagui/law_236881.html-
了解详情
县(含县级市、省辖市的区,下同)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刑释解教人员离开监管地时,应将有关他们服刑、劳动教养期间表现等材料转交其原户籍所在地的县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其他因减刑、假释、减少劳动教养期限等原因无法提前30日通知的,应当自接到减刑、假释、减少劳动教养期限裁定 ...
//www.110.com/fagui/law_217354.html-
了解详情
监督。必要时,检察长或副检察长可以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六、检察机关对监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留所执行、释放在押人员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应及时提出 监督。必要时,检察长或副检察长可以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 六、检察机关对监管、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留所执行、释放在押人员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应及时 ...
//www.110.com/fagui/law_180053.html-
了解详情
条 少年犯和少年教养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给予表扬、评功、物质奖、减刑(减期)和假释(提前解教)等奖励:(-)遵守纪律,接受改造,有悔改表现的;(二)努力 延期以后实际延长的期限,不能超过原定教养期的二分之一。少年犯需加、减刑或假释的,按照法律程序办理。对少年犯和少年教养人员实施奖励或惩罚后,应及时 ...
//www.110.com/fagui/law_162160.html-
了解详情
)违反规定,同意对罪犯或劳教人员准假、保外就医、所外就医、监(所)外执行、减刑、假释、提前解教及减期、延期的;(十八)办理罪犯或劳教人员保外就医、所外就医、监(所)外执行、减刑、假释、提前解教及减期、延期有徇私舞弊行为的;(十九)对罪犯、劳教人员及其亲属进行刁难或打击报复的;(二十 ...
//www.110.com/fagui/law_144007.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