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女方年龄已满26周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经县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二)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 省人民政府制定。第四章奖励与社会保障第二十八条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满足公民 ...
//www.110.com/fagui/law_51422.html-
了解详情
》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领导制度或协调机构,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经费和措施以及计划生育的奖励优待政策,承担管理计划生育的责任。(五)有关行政部门要 处理。四、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十六)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基层组织要依法落实《条例》规定的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奖励和优待政策。1 ...
//www.110.com/fagui/law_33814.html-
了解详情
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第七条 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 由县级人民政府制定。(四)农村独女户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除享受独生子女的优待外,从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资金中,另发给一次性奖金。(五 ...
//www.110.com/fagui/law_401054.html-
了解详情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 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或者家庭,在发展经济、扶贫以及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入学、医疗、安排宅基地等方面制定的奖励、优惠规定,有关单位 ...
//www.110.com/fagui/law_401053.html-
了解详情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本省行政区域内城镇户籍人口中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第三条本办法的奖励对象,为本省户籍城镇居民中,自2009年1月 要将奖励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健全专项资金的预算审批、决算报告制度,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并在每年2月底之前将应承担 ...
//www.110.com/fagui/law_366298.html-
了解详情
)离婚或丧偶前依法生育过一个子女,离婚或丧偶后不再婚并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三)再婚夫妻一方依法只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过 扶助对象孕情跟踪管理,建立奖励扶助资格年度审查制度;按年度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永久档案,录入计算机管理。第六条本办法规定的奖励扶助资金由市、县( ...
//www.110.com/fagui/law_365405.html-
了解详情
后又怀孕的;(五)农村村民中男到独生女家结婚落户的;(六)农村村民中夫妻一方为烈士独生子女的;(七)农村村民中夫妻一方为二等甲级以上伤残军人的; 发给;(二)城镇无业居民由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从事业费中发给;(三)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奖励办法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制定;(四 ...
//www.110.com/fagui/law_343642.html-
了解详情
单位由有关机关对其主要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第二十三条自治区实行统一的生育证管理制度。生育证由自治区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印制,其申请、审批、发放、管理、查验, ,从提留费中发放。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对独生子女的其他奖励和优待办法。第三十四条《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中“终身只 ...
//www.110.com/fagui/law_342568.html-
了解详情
二条凡孩子年龄未满十四周岁,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妻,发给领证奖励费:(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费每月四至五元,发至孩子十 社会保险。各地可设置人口专项基金,用于计划生育事业。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的独生子女父母,实行退休金制度的地方,可适当增加退休金;未实行退休金制度的地方,应逐步办敬老院等社会 ...
//www.110.com/fagui/law_334105.html-
了解详情
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的社会、经济政策,应当有利于人口与 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或者家庭,在发展经济、扶贫以及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入学、医疗、安排宅基地等方面制定的奖励、优惠规定,有关单位 ...
//www.110.com/fagui/law_329608.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