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设置专栏、制作牌匾和印发小册子等形式公布“检务公开”的内容;(三)检察人员执行公务活动要通报姓名、身份和执行检察活动的事由,告知公务对象有关法定 不得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单位。5、对打击报复举报人的,如果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追究 ...
//www.110.com/fagui/law_21611.html-
了解详情
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犯罪。第四条 预防职务犯罪应当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 实行教育、法制 第二十一条 检察、司法、监察、审计等国家机关从事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人员在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根据情节轻重按管理权限 ...
//www.110.com/fagui/law_204946.html-
了解详情
意见;(二)对本级人民检察院或下级人民检察院依法管辖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公私财产或者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4、在执法活动中违反法定程序或者滥用职权、刑讯逼供、徇私舞弊的;5、认为公安机关做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检验、 ...
//www.110.com/fagui/law_179151.html-
了解详情
条例。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以及国家 保护控告人、举报人的;(六)其他妨碍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情形。第二十九条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 ...
//www.110.com/fagui/law_401447.html-
了解详情
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五人。第十条举报人享有下列权利:(一)举报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家庭地址以及举报行为和内容有受到严格保密的权利;(二)因举报受到 检察机关应当认真受理,及时调查,情况属实的,分别作出处理:(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 ...
//www.110.com/fagui/law_242558.html-
了解详情
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本条例所称的职务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犯罪、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 、收受贿赂或者行贿;(二)贪污、挪用公款、私分国有资产;(三)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四)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五)利用职权、 ...
//www.110.com/fagui/law_101682.html-
了解详情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护经济安全职责的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等犯罪案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报复陷害、破坏选举等 国企改革和发展、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部署的实施,根据本地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结合办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国有资产,在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作用 ...
//www.110.com/fagui/law_21540.html-
了解详情
、撤职或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 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 ...
//www.110.com/fagui/law_366246.html-
了解详情
、撤职或开除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 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 ...
//www.110.com/fagui/law_348065.html-
了解详情
三本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以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伪造、变造、买卖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关联法规:全国人大法律(1)条第三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有下列情形之一,致使盗窃、抢劫、诈骗、抢夺的机动车被办理登记手续 ...
//www.110.com/fagui/law_347949.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