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规范、推广实施的原则,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取消不当的行政管理职能。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推进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改革。探索改革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制度,建立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监督制度和错案追究制度 ...
//www.110.com/fagui/law_110043.html-
了解详情
的,可以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办法调整用工方式,但不得以此为由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的,必须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停工停产 享受的医疗期之内。四、因防治非典型肺炎或受非典型肺炎影响造成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超过规定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相应顺延。对因上述原因妨碍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74421.html-
了解详情
的,可以采取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等办法调整用工方式,但不得以此为由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二、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的,必须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停工停产 享受的医疗期之内。四、因防治非典型肺炎或受非典型肺炎影响造成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超过规定申诉时效的,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相应顺延。对因上述原因妨碍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33007.html-
了解详情
的请示”(苏劳仲〔1994〕13号)收悉。现函复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 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 ...
//www.110.com/fagui/law_37667.html-
了解详情
六条 劳动争议仲裁公开进行,但当事人协议不公开进行或者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除外。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 ...
//www.110.com/fagui/law_7477.html-
了解详情
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五十八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8日原劳动部颁布的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和1999年9月6日原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 ...
//www.110.com/fagui/law_363151.html-
了解详情
仲裁的时效期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一)一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申请调解等方式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的;( 第五十八条 本规则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3年10月18日原劳动部颁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和1999年9月6日原人事部颁布的《人事争议处理 ...
//www.110.com/fagui/law_323941.html-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调解委员会)。 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并接受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和企业所在地方工会的指导。第四条 当事人 日起60日内结案。 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视为仲裁时效中止,时效中止的时间不计入办案时效内。(一)请示待批的;(二)需要等待工伤鉴定和 ...
//www.110.com/fagui/law_189794.html-
了解详情
调解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企业工会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成员名单应报送地方总工会和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备案,并接受其业务指导。第九条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企业, 仲裁。 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第三十一条仲裁立案后,当事人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和解,但不得违反 ...
//www.110.com/fagui/law_302198.html-
了解详情
调解不成或者到期调解未结束的,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三章 仲 裁第十三条 省、市( 必须先经复议或者诉讼超过前款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 ...
//www.110.com/fagui/law_277025.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