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报送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用人 委员会可暂不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10个伤残等级,最重的 ...
//www.110.com/fagui/law_307341.html-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提出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申请。第三十条(鉴定费用)工伤人员的初次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用人单位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经办机构依照本办法规定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第八章 附则第六十一条(关于适用范围的特别 ...
//www.110.com/fagui/law_228098.html-
了解详情
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派出机构或者委托相关机构受理当地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第二十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条例》的规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 ,职工退休后被确诊患有职业病的,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第四十一条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待遇 ...
//www.110.com/fagui/law_71514.html-
了解详情
,送达市(州)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送达市(州)作出的 第三十四条 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根据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变化情况,对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适时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
//www.110.com/fagui/law_399948.html-
了解详情
,送达市(州)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书。 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可以委托县(市、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送达市(州)作出的 第三十三条 省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根据全省职工平均工资变化情况,对工伤职工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适时进行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
//www.110.com/fagui/law_399943.html-
了解详情
十条 工伤职工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终止,应当进行 可暂按上上年度标准核算,待上年度标准公布后再重新结算。第四十一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由市 ...
//www.110.com/fagui/law_391643.html-
了解详情
十条 工伤职工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或停工留薪期终止,应当进行 可暂按上上年度标准核算,待上年度标准公布后再重新结算。第四十一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由市 ...
//www.110.com/fagui/law_391563.html-
了解详情
鉴定委员会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立派出机构或者委托相关机构受理当地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第二十一条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根据《条例》的规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 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五年以上(含五年)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标准全额 ...
//www.110.com/fagui/law_339641.html-
了解详情
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属于工伤认定范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或者不予 鉴定申请,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 ...
//www.110.com/fagui/law_339303.html-
了解详情
资格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四)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附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条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先行安排医疗卫生专家库中的专家成员或者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对工伤职工进行伤残医疗技术鉴定,再根据 ...
//www.110.com/fagui/law_339118.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