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国有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做好富余职工安置工作,并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开辟社会安置渠道。第三条企业为安置富余职工而兴办的从事第三产业 二)因征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招收的工人、复员退伍军人在企业工作未满3年的;(三)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 ...
//www.110.com/fagui/law_263420.html-
了解详情
省内外用工单位和中介机构的联系和协调,及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从2004年起省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各 发放到户到人,按规定减免有关税费,组织和引导灾区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要实行社会救济,适当提高救济标准。 八、加快农村社会 ...
//www.110.com/fagui/law_257234.html-
了解详情
)只有一个孩子,经县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将严重影响婚配的;(二)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或一方 休息的,休息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不得影响晋升、晋级。无工作单位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政府帮助其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因计划生育手术发生医疗事故 ...
//www.110.com/fagui/law_247323.html-
了解详情
)只有一个孩子,经县以上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或将严重影响婚配的;(二)夫妻一方为二等乙级(含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或一方 休息的,休息期间的工资、奖金照发,不得影响晋升、晋级。无工作单位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当地政府帮助其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因计划生育手术发生医疗事故 ...
//www.110.com/fagui/law_247322.html-
了解详情
间、企业间要通过通报情况、召开洽谈会、劳动行政部门协调等形式,进行余缺调剂和劳动力资源互补,合理安排失业和富余职工。6、实行制约式安置。劳动行政部门通过对企业 要考虑保障其基本生活。对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患病或负伤,在规定医疗期内的;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和 ...
//www.110.com/fagui/law_241152.html-
了解详情
变更,落实职工养老保险,自谋职业职工档案移交各县(区、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劳动力市场)免费保存,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 六、国有资产的界定和处置(一)企业 合同,按规定给予补偿;鼓励已下岗职工取得补偿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二)与原企业变更了劳动关系、身份转变的职工, ...
//www.110.com/fagui/law_235414.html-
了解详情
税费改革后,用3年时间逐步承统一规定的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2002年每个劳动力承担统一规定“两工”最高不得超过20个,2003年“两工”不得超过15个,2004年“两工” 立项或者提高标准,向农民筹资筹劳。第十四条对因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确有困难、不能承担或不能完全承担筹资筹劳任务的 ...
//www.110.com/fagui/law_218394.html-
了解详情
年时间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农村牧区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以下简称“两工”)。 2002年每个劳动力承担统一规定“两工”最高不得超过20个,2003年“两工”不得超过15个,2004年 筹劳变成经常性或固定性收费项目。第十四条对因疾病、伤残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确有困难、不能承担或不能完全承担筹资筹劳任务 ...
//www.110.com/fagui/law_218050.html-
了解详情
劳务经济。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整合培训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80万人的年度目标,省“阳光工程”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明确任务, ,按人月平10元标准发放。继续实施“福星工程”,逐步扩大农村“五保”老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病残人员集中供养的比例。开展孤儿救助,妥善解决好孤儿生活、 ...
//www.110.com/fagui/law_217556.html-
了解详情
方面为小城镇发展创造条件,吸纳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力度,扩大“百万民工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和“新型农民 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社会救济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救助和灾民救济补助等社会救助活动,有条件的地方要 ...
//www.110.com/fagui/law_207169.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