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职工本人愿意自谋职业并经企业同意的,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合同后本人另行择业的,除按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外,发给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终止 和营养药品)由职工个人负担。第十条 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和医疗机构出具的《生育证》、《出生证》和有关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机构 ...
//www.110.com/fagui/law_215195.html-
了解详情
保险机构指定医院住院治疗的,可报销70%的医疗费。第二十三条 女失业职工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分娩的,一次性发给生育补助费300元。第二十四条 失业职工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 其它开支。第四章 失业职工管理第三十五条 职工失业后,企业应填写《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在职工失业之日起20日内随其档案及有关材料移交 ...
//www.110.com/fagui/law_189063.html-
了解详情
聘用)合同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用人单位应当将劳动合同续延至孕期、产期、哺乳期期满为止。各单位在执行国家退休制度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第二十条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对遗弃、残害、出卖女婴的行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其他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 ...
//www.110.com/fagui/law_121563.html-
了解详情
对城乡劳动者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城镇用人单位使用农民工,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同时,要为农民工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 保障、农业、发展计划、经贸、建设、外经贸、公安、统计、财政、教育、计划生育、工商行政管理、宣传、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农村动力 ...
//www.110.com/fagui/law_53584.html-
了解详情
条 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但是,女职工要求终止劳动 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发展母婴保健事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高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妇女 ...
//www.110.com/fagui/law_5862.html-
了解详情
、房屋出租人、房屋租赁或者职业介绍中介机构,应当自与流动人口建立、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租赁关系、中介服务关系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按照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在城镇单位就业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流动人口,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用人单位要按时足额为其 ...
//www.110.com/fagui/law_401201.html-
了解详情
。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加强对营养强化食品生产和流通的监管。8.保障妇女享有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研究推广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和新方法,推行避孕 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高女性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变相限制女性结婚、生育。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 ...
//www.110.com/fagui/law_385247.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保障、财政、建设、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工会、共青团、 基本情况。用人单位不得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 ...
//www.110.com/fagui/law_364294.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保障、财政、建设、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工会、共青团、 基本情况。用人单位不得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 ...
//www.110.com/fagui/law_363992.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保障、财政、建设、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安、司法行政等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农民工权益保护工作。工会、共青团、 基本情况。用人单位不得采用欺诈、胁迫等手段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与农民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并 ...
//www.110.com/fagui/law_362458.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