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同级工会派出代表担任副主任委员。工会可以派员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员参加仲裁庭工作。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工会依法履行职责。 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利益的决定和制订企业制度时,应当事先听取企业工会的意见或者邀请工会列席有关会议。第三十四 ...
//www.110.com/fagui/law_343285.html-
了解详情
和民主监督。工会应当督促企业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维护职工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合法 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案件的审理、评议、评查等工作,应当有工会兼职劳动争议仲裁员参加。第二十八条国有独资公司、国有控股的公司、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 ...
//www.110.com/fagui/law_331095.html-
了解详情
工会主席候选人。第九条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建立平等协商制度,就集体合同的签订、劳动关系的调整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任何一方无 委员会应当有同级工会的代表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从同级工会聘任劳动争议仲裁员,依法参加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第二十条地方总工会可以建立法律援助组织,为劳动 ...
//www.110.com/fagui/law_329641.html-
了解详情
代表职工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四条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工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 ,签订集体合同。工会与企业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代表可以依法就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 ...
//www.110.com/fagui/law_328626.html-
了解详情
认真组织实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筹城乡就业试点项目,努力在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城乡贯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和城乡劳动者的 实体化建设,增强仲裁员队伍力量和业务水平,有效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通过健全和完善用人单位联系点制度、仲裁建议书 ...
//www.110.com/fagui/law_326870.html-
了解详情
信访、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会、商会等单位参加的群体性劳动争议应急处理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相关单位在处理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中的职责任务,完善群体性劳动争议 ,加强对劳动保障政策制度的普及教育。各级普法办要牵头组织劳动保障、人民法院、司法、工会等部门,由熟悉劳动争议处理的法官、仲裁员、律师等组成讲师团 ...
//www.110.com/fagui/law_305843.html-
了解详情
保障、安全生产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建立定期与工会组织的沟通协商制度。二、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 合同及工资协商制度,促进职工工资随着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合理增长;要支持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工作,为兼职仲裁员参与办案创造条件 ...
//www.110.com/fagui/law_296804.html-
了解详情
县劳动仲裁机构业务工作,参与指导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业务工作;拟订劳动争议仲裁员培训规划和考核标准;承办本市劳动争议仲裁方面的有关工作。(八)养老保险处贯彻 直属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拟订本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及工作规则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本系统安全保卫、统战、侨务、民族工作。机关党委。 ...
//www.110.com/fagui/law_283392.html-
了解详情
得到一定数量和一定期限的待业保险金,保证其基本生活。(三)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实行医疗保险基本社会统筹。在具备条件的行业,对中小型企业实行职工 开展转业训练,提高待业人员职业技能,帮助其再就业。(四)健全劳动争议仲裁制度。逐步扩大仲裁范围,完善仲裁员、仲裁庭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 ...
//www.110.com/fagui/law_277533.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指导性计划。市地,县要分级建立编制劳动事业发展计划制度,搞好劳动经济与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指标之间的综合平衡。要进一步强化 、调控提供法律依据。2.健全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所有企业都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推行仲裁员、仲裁庭制度。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完善劳动合同管理和 ...
//www.110.com/fagui/law_273283.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