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的业务指导。县级以上地方工会依法派员参加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并选派仲裁员,参加劳动争议仲裁活动。第十八条工会可以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组织或者设立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同级工会和企业方面的代表,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定期召开三方协商会议,协商解决劳动关系方面的各项重大问题,并落实三方 ...
//www.110.com/fagui/law_221674.html-
了解详情
,及时将劳动争议解决在基层;三是完善劳动仲裁员、仲裁庭办案制度,扩大仲裁受案范围,提高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维护企业和 的文体活动、学术活动,使他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老有所乐。(7)完善待业保险制度。具体办法按邢市政[1992]13 号《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实施办法》执行。(8) ...
//www.110.com/fagui/law_217971.html-
了解详情
代表担任副主任委员;工会推荐的劳动争议仲裁员经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聘任后,依法参加仲裁活动。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其他民主参与 进行协商谈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三十一条 机关工会应协助机关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开展民主评议和监督活动,参与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第三十二 ...
//www.110.com/fagui/law_216399.html-
了解详情
代表担任副主任委员;工会推荐的劳动争议仲裁员经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聘任后,依法参加仲裁活动。第二十二条 企业、事业单位违反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其他民主参与 进行协商谈判,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第三十一条 机关工会应协助机关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开展民主评议和监督活动,参与机关内部行政事务管理工作。第三十二 ...
//www.110.com/fagui/law_215219.html-
了解详情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个人收入调节税的规定。第十六条 企业应执行资产负债损益考核制度。发生年度经营性亏损或未完成效益指标的,企业应以留用资金抵补。不足 范围。各级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受理企业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发生的劳动争议。完善仲裁员、仲裁庭制度,改进现行仲裁程序,及时解决争议。(六)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为企业 ...
//www.110.com/fagui/law_212383.html-
了解详情
加强对在企业、区域、行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兼职仲裁员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对其调解成功率的考核评价制度,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十)设立调解机构, 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十一)做好衔接和协调。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积极参加当地综治委(办)定期召开的联席会议,通报排查调处工作 ...
//www.110.com/fagui/law_200396.html-
了解详情
建设和全国联网进度,提高各项劳动保障业务的信息化水平,到2007年底,劳动保障城域网覆盖率达到72%。切实加强社会保险经办人员、劳动保障监察员、劳动争议仲裁员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等劳动保障专业队伍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继续加强对劳动保障系统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
//www.110.com/fagui/law_188033.html-
了解详情
积极进行医疗、工伤、生育保险改革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五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组织,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专款专用 人员,积极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工作。二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员、仲裁庭办案制度,依法办案,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特别要重视解决好集体劳动争议 ...
//www.110.com/fagui/law_185910.html-
了解详情
的责任。第十九条 工会有权对企业、事业单位执行国家现行的工时制度和休假制度进行监督。企业、事业单位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增加职工工时。确因工作 、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同级工会派出代表担任副主任委员。工会可以派员担任劳动争议仲裁员参加仲裁庭工作。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支持工会依法履行职责。 ...
//www.110.com/fagui/law_182318.html-
了解详情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与同级地方工会、产业工会、系统工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定期通报重要工作部署以及与工会工作有关的重要行政措施,研究解决 的三分之一,工会首席代表担任仲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劳动争议仲裁庭中的工会仲裁员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第二十七条 工会有权监督企业、事业单位为职工 ...
//www.110.com/fagui/law_164481.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