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余职工的工作,为企业安置富余职工提供条件。各级劳动部门要对因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被推向社会待业的富余职工,及时按规定办理待业登记和发放失业救济金, 的,应当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依法提起诉讼。(六)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员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 ...
//www.110.com/fagui/law_208293.html-
了解详情
判处管制、适用缓刑或者被假释、监外执行期间,劳动合同未解除且劳动者继续在原单位正常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以及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支付其工资。第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接到工会的建议后,应当依照本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依法作出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工会。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 ...
//www.110.com/fagui/law_207611.html-
了解详情
人大法律(1)条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和外来劳务工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 外来劳务工的,按招(雇)用人数每人每天五元计算处以罚款;招(雇)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外来劳务工的,按每人每天五元计算处以罚款,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 ...
//www.110.com/fagui/law_189865.html-
了解详情
工作的,应按本条3款的人员签订聘用合同。第七条聘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一)聘用合同期限;(二)聘用岗位;(三)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四)工作报酬;(五)工作纪律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从单位调解不成之日起三十天内,向上级人事争议处理机构申请仲裁或复议。第八章附则第三十七条受聘人员医疗期、病假期间的工资和 ...
//www.110.com/fagui/law_176557.html-
了解详情
十八条规定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一)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三)因公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 ;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按有关规定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仲裁结果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第九章附则天津市人事局 ...
//www.110.com/fagui/law_128534.html-
了解详情
单位不得解除聘用合同:(一)受聘人员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三)因工(公)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 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后,合同双方可向总局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仲裁结果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在受聘期限内,受聘人 ...
//www.110.com/fagui/law_90280.html-
了解详情
拘役适用缓刑、有期徒刑适用缓刑期间,企业未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第二十二条 偿。第三十三条劳动者与企业发生工资支付争议的,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 ...
//www.110.com/fagui/law_77420.html-
了解详情
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的;(三)因公负伤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4级丧失劳动能力的;(四)患职业病以及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 、变更、终止、续订、解除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经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按有关规定向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
//www.110.com/fagui/law_56130.html-
了解详情
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五)受聘人员从事国家机密工作,或曾从事国家机密工作,保密期未满,在聘期内提出终止或解除聘用合同 可以按有关规定,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由一方当事人书面向当地政府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十三、未聘人员的安置未聘人员的安置要坚持以单位内部消化为主 ...
//www.110.com/fagui/law_55882.html-
了解详情
的;(六)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被劳动教养的。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聘用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但要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拟被解聘的 等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应先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后,合同双方可向总局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和仲裁,仲裁结果对争议双方具有约束力。在受聘期限内,受聘人 ...
//www.110.com/fagui/law_52237.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