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第十六条工会 组织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人事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一)不按照《工会法》规定的程序调动工会主席、副 ...
//www.110.com/fagui/law_339959.html-
了解详情
,其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包括其下属单位按时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的责任人,主管劳动人事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单位包括其下属 单位拒绝接收当地安置部门计划分配的退役士兵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三十一条接收单位自人民政府统一分配之 ...
//www.110.com/fagui/law_337649.html-
了解详情
,其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包括其下属单位按时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的责任人,主管劳动人事工作的领导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对人民政府负责,对本单位包括其下属 单位拒绝接收当地安置部门计划分配的退役士兵而引发的劳动争议,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三十一条接收单位自人民政府统一分配之 ...
//www.110.com/fagui/law_337648.html-
了解详情
入伍 , 考入或者被调任到国家机关工作的。第三十三条 聘用单位监察、审计、人事、财务以及担负重要的专业技术、科研项目等特殊岗位上的受聘人员 , 在 向本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或者单位主管部门申请调解;当事人也可以按照省有关规定 , 在争议发生之日起 60 日内向当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书面申请仲裁。 第六 ...
//www.110.com/fagui/law_287436.html-
了解详情
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和鉴定规则。劳动鉴定委员会由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卫生等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的主管人员组成,并聘请有关医疗专业人员参加。劳动 争议的有关规定办理。职工与单位因工伤保险待遇发生劳动争议,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三十一条 ...
//www.110.com/fagui/law_286966.html-
了解详情
庆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协商或调解不能解决时,当事人可以提交不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仲裁。 第二十三条民办科技机构有条件的应当为在职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对从事 组织按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和申报;(四)代为保管科技人员的党团和人事档案;(五)协助办理人员出国、技术出口、贷款等各种申报手续;(六)沟通科技 ...
//www.110.com/fagui/law_285440.html-
了解详情
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以向前款所述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各级地方总工会参加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工作,并派选人员 条 对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保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一)不按规定的程序调动工会主席、副主席工作 ...
//www.110.com/fagui/law_277156.html-
了解详情
依据。(二)聘用单位和聘用人员因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的,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仲裁。由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八、其它事项(一)本办法印发后 今后对未执行本办法擅自编外聘用的工作人员(不含公益性岗位聘用的“4050”人员),人事、编制、财政、社保机构不予办理相关手续,并追究用人单位相关人员的责任。 ...
//www.110.com/fagui/law_261676.html-
了解详情
工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职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工会应当给予支持和帮助。关联法规:全国人大 对依法履行职责的工会工作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人事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理:(一)不按照《工会法》规定的程序调动工会主席、副主席 ...
//www.110.com/fagui/law_238692.html-
了解详情
,经企业主管部门调解无效的,可在十五天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裁决的,在收到仲裁书后十五日内,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由法院作出判决。 按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执行。省、地、市、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人事、经委、公安、工会、青年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组成,委员会在同级劳动行政部门设立办公室 ...
//www.110.com/fagui/law_213701.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