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村特困户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要结合当地实际,按照“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进行。特困户的认定条件和救助标准由县(市、区 提倡实行五保户集中供养。对特困户按规定应减免的税费一律减免。特困户家庭成员有赡养义务的必须依法履行。积极指导特困户所在乡、村建立群众互助的救助办法。对 ...
//www.110.com/fagui/law_234160.html-
了解详情
能自理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按规定提供适当补助。要大力弘扬中华孝道、子女赡养、邻里互助的风尚,开展爱老助老义工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爱农村老人。 ,加强对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家庭的上门访视工作,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及子女解决实际困难。 流入地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纳入 ...
//www.110.com/fagui/law_198777.html-
了解详情
农村改革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确定对象,科学划定标准,切实保障农村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主要有如下三类人员:(一)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农村居民;(二)因伤、病、残致贫的农村居民;(三) ...
//www.110.com/fagui/law_170379.html-
了解详情
施保工作,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和因大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全面 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尚不具备条件的地方,要继续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进一步巩固完善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 ...
//www.110.com/fagui/law_132960.html-
了解详情
施保,对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即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和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和因大病、重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给予重点救助。 服务事业的发展。(四)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特困户及孤儿、孤老救助制度。对因病、 ...
//www.110.com/fagui/law_105565.html-
了解详情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托土地、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已经建立农村 医疗制度中,对农村特困群众要给予重点扶持;教育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农村特困户子女入学费用减免政策;农业等部门在扶贫项目安排、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要优先向 ...
//www.110.com/fagui/law_332989.html-
了解详情
解决。借支标准,双职工下岗待工人员家庭人均月生活费低于140元的差额乘以家庭人口数,按夫妻双方各50%的数额借支。家庭人口数是指包括双职工本人、未成年人子女及无经济收入又无其他子女赡养的父母之和。 四、借支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手续(一)停产半停产企业要实事求是按要求填写《 ...
//www.110.com/fagui/law_278726.html-
了解详情
管理,采取逐步到位的办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行“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公平、公正、公开和属地管理,首先做到“低标准、广覆盖”。 开发重点县、乡工作的干部,要认真落实工资上浮一级的政策;领导干部的家属、子女可以不随调随迁,随调随迁的要在工作安排、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 ...
//www.110.com/fagui/law_170279.html-
了解详情
地建立和实施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工作要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稳定土地政策”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区分不同对象,分类实施救助。对于农村 范围内配合做好农村特困群众的救助工作,要研究制定和认真落实农村特困群众在子女入学、住房、税收、水、电等方面的救助政策,搞好各项社会救助措施衔接 ...
//www.110.com/fagui/law_165217.html-
了解详情
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服务。(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救济、社会互助、子女赡养的原则;坚持小范围推开、低水平起步、逐步扩大和提高的原则;坚持 一)常年救助对象为因病、因残、因灾害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以及因家庭未成年人子女多,靠自身收入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农牧民家庭;(二)临时救助对象为有劳动能力 ...
//www.110.com/fagui/law_163919.html-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