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并且能够预防、避免。 基于上述所论,关于死刑案件的质量,我们需要着重强调的观念是:死刑案件的质量问题既包括案件处理的实体问题,也包括办理案件的 弥补的错误在死刑案件中可能也难以绝对避免,但我们有责任避免发生不可饶恕的错误。 2.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 在讨论判处死刑的证明标准问题之前,有必要对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70.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学理论家们还是没有以任何一种一致的或公认的方式去继续盖然性的观念,他们依然没有在民事和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上加以区别。[10]而同时,普通法法系 ]刘学在.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毕玉谦.试论民事诉讼证明上的盖然性规则[J].法学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8.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的二元论,即刑事案件适用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而民事案件适用证据优势性的证明标准。还有的人根据英美国家的做法,提出了证明标准的三元论,即刑事案件适用排除 民事案件的既判力不及于刑事案件,刑事案件在认定案件事实时不能以民事案件认定的案件事实为依据的,否则将降低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反言之,刑事案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883.html -
了解详情
时,则此事实主张就被认定为真实。”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要求要高于民事案件,采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pro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标准。 2、大陆法系国家 就犯了“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错误了。 [6] [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1.html -
了解详情
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最低,主张对我国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与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区别开来,且高于一般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可表述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 与实践》2002年第1期。 [2] 李学宽、汪海燕、张小玲:论刑事证明标准及其层次性,载《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3] 1.绝对的确定性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诉讼中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刑事诉讼法第6条、行政诉讼法第4条也都有类似的规定。但 或者说确定宣扬的较大优势在哪方,进而判断定案的事实。如此就能将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就变得具体、易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事实为根据应看作是以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13.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标准就与以明文规定形式出现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形成了一种悖论状态:明文化的目的在于改革当下的证明标准,并使之得以贯彻实施,然而,裁判文书中并 排除一切合理怀疑作出了细化规定。然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此提出不同意见: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并强调的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而《死刑案件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58.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相对人人身、财产权益影响较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可以比照适用类似于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对于行政裁决类行政案件和其他行政案件,可以比照适用类似于民事案件的 ~221页。 4同前注(3),马怀德、刘东亮文。 5高秦伟:《论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证据科学》2008年第4期。 6同上注,高秦伟文。 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335.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的时候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完全达到了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但是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法律条文资源对已认定的犯罪事实进行评价,仍有可能存在较大 之内的正义》,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20][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23.html -
了解详情
:“有罪不能被推定,除非指控得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尽管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已经得到普遍采用,但该术语本身却是一个比较复杂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版,第209页。⒂参见樊崇义:“客观真实管见——兼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⒃参见[日]田口守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92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