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排列表明审判监督程序是专门用来纠正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结束后已生效的错误裁判的;而执行程序在民事诉讼法的第三编,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是实现裁判文书的司法过程,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执行工作的实际需要而作出的裁定,并非是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作出终结性的处理结果。因此,对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549.html -
了解详情
等问题予以明确。 (1)裁决的事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根据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三条、第二百一十四条的 实体法规定的变化在程序法中补充可变更或追加执行主体的情形,使变更、追加裁决的法律依据更加完备。 我国法律对于裁决中止、终结执行的事项规定了一些内容,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63.html -
了解详情
非审判监督程序的纠错程序中同样适用,其一般原则应当是凡法院行使审判权所产生的裁判文书,若需加推翻以重新做出,则均需采用抗诉形式。抗诉的本质在于启动 诉讼程序的产生、中止或终结,即能否使诉讼程序发生质的变动。其二,该程序事项是否直接影响当事人的实体利益保障。其三,该程序事项是否动摇或变更执行根据的有效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25.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应当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原则。 3事后监督原则 检察监督是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如中止执行、变更被执行人裁定等)作出之后,而不应是程序进行之中。 的裁定、决定、通知等。检察机关对执行活动的合法性审查首先应是对执行文书进行审查。对于已经终结执行程序的案件,执行人员已将案卷归还档案室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60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程序应当以当事人提出申请为原则。 3事后监督原则 检察监督是执行程序结束或某一法律文书(如中止执行、变更被执行人裁定等)作出之后,而不应是程序进行之中。 的裁定、决定、通知等。检察机关对执行活动的合法性审查首先应是对执行文书进行审查。对于已经终结执行程序的案件,执行人员已将案卷归还档案室的情况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30.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并且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对于生效的法律文书既可能是一审裁判也可能是二审 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3、对权利的保护仅限于执行程序终结前不利于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一般认为执行行为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29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利益被损害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并且申请再审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对于生效的法律文书既可能是一审裁判也可能是二审 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3、对权利的保护仅限于执行程序终结前不利于对第三人权利的保护。一般认为执行行为违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428.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基本理念之一。在执行权的划分上,执行裁判权与执行实施权的分离是执行救济制度得以确立和有效运作的前提,具体来说,执行 的基本精神。因此,对于下列裁定应当允许当事人上诉:(1)对于当事人提出强制执行申请而法院不予受理的;(2)对于终结执行或撤销执行的;(3)对于执行法院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97.html -
了解详情
的,包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裁判文书、调解书的执行、刑事诉讼中单处或者并处罚金刑、单处或并处没收财产刑的执行、以及对死刑罪犯枪决执行。行政机关也享有一定的 ;参与执行中分配方案的制定与财产分配;送达执行中的各种法律文书;对执行案件向法院提出执行中止、执行终结及执行和解的建议等等。[19](四)、对执行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40.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可以依职权提出民事抗诉。这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若生效裁判的案件涉及国家利益或社会公益,人民检察院则应依职权提出民事抗诉,此种案件不依赖于相关 ;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的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裁定;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的裁定。共计十项。此外还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