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第十四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第十五条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 四十八条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019.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主体范围 刑法第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而见,可以成为 负责人作出的决定,并且向有关机关投案。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决定即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 3、如实供述罪行。代表犯罪单位主动投案的被委派人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51.html -
了解详情
对单位犯罪作了以下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标志着我国以刑法典的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进行登记,一切犯罪行为都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出面以企业的名义作出,犯罪后及时转移财产,一旦东窗事发,投资人往往得以脱身。因此应将打击私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56.html -
了解详情
1997年《刑法》第30条规定,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同时,在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上,1997年《刑法》第 单位出现违法行为需要追究某人的刑事责任时,其辩护人就会积极地将该人的行为说成是为了单位利益、经过单位法定代表人决定或者单位集体协商的单位行为。由于单位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191.html -
了解详情
也包括一些党群组织负责人。这种观点的实际含义是,不论是否具有直接责任或者领导责任,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就是当然的(法定的)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这种观点在司法 我国刑法学理论一般认为,执行命令的行为主体要求是公务人员,这一点就使执行命令的行为不能适用于在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犯罪场合下,下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186.html -
了解详情
和研究,如《民法通则》中规定的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国家机关法人各自的特征和承担责任的方式,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而给司法实践带来许多不便。 虽对法人机关采取了法定代表人的词语,但是实际上是采纳的机构说,即法人机关原则上与法人是一体的关系,在职务范围内法人机关的行为,无论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40.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的主体范围 刑法第30条的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而见,可以成为 作出的决定,并且向有关机关投案。如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的决定即可以代表单位的意志。 3、如实供述罪行。代表犯罪单位主动投案的被委派人或者能够代表单位意志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html -
了解详情
证书等登记载明为准。 2.被限制消费的单位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的,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实施受禁止的消费行为;对原法定代表人不得采取限制消费措施,但其属于 百一十四条之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2.停止履行合同后,案外人依合同约定或依法律规定应退还被执行人款项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被执行人对案外人享有到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8529.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就是企业资产所有者。有的企业甚至连法定代表人都是资产所有者聘任的。私有企业同样具有责任分散的特点。它完全可能为了给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犯罪行为,第三 与其委托代理人之间是共同犯罪关系。其理由是,委托双方都是独立的法律关系主体,均有能力以其独立的意志和行为参与犯罪。笔者则持相反意见。因为单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34.html -
了解详情
-290页。)而合伙企业在诉讼活动中起着类型法定代表人的作用。 (四)团体诉讼中的任意诉讼担当 1.德国的团体诉讼 团体诉讼(verbandsklage)是一种赋予某些 分成两种:其一,鼓励援助型;其二,赋予诉讼实施权型。第一种立法类型的法律法规主要有:《水污染防治法》第88条第2款、《劳动合同法》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