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基础上,当事人双方同意通过调解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使纠纷得到解决的过程。 200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第 的繁琐环节,调解人可直接观察当事人的言谈举止,了解其心态和思想倾向,明晰调解工作的思路。听取双方当事人陈述纠纷的相关情况,针对纠纷的事实和双方陈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67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上存在一般担保(指债的保全)和特别担保之分,[1]但在民事立法、民商事活动以及诉讼实践中,担保一般均是指特别担保而言,是 ]余延满.合同法原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5]李克才.对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之理解[EB/OL].中国法院网,2004-10-20. 作者:胡振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156.html -
了解详情
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但这种法律效力是否和终局判决效力相同并不明确。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规定, 上的处分行为为什么能够带来公法诉讼效力,因而是一种相对合理的学说。法院调解的私法性质,一方面决定了当事人必须对自身处分行为承担一定法律责任,这种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81.html -
了解详情
保密性原则的重要性也凸现出来。2004年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初步规定了调解保密原则,200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 过程中公开的信息具有保密性,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法律及规则的规定,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披露的信息不得作为后续程序的证据,调解人也不得作为证人在后续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11.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功能及联结法律与道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功能。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院调解;法理阐释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未放弃对 适用的开放性等合意解决纠纷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于2004年9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此有所体现,如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16.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功能及联结法律与道德、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功能。 【关键词】和谐社会;法院调解;法理阐释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从古至今,中国的仁人志士从未放弃对 适用的开放性等合意解决纠纷的特征。值得关注的是,于2004年9月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此有所体现,如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15.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方式常导致法官与当事人讨价还价,甚至对当事人哄骗、说好话以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法官的中立地位与尊严也难以得到维持。二是存在完全违背当事人的自愿 一是注重程序规定,合乎法律规定,争取做到司法公正,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下列民事案件时,应当先行调解:①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②劳务合同纠纷③交通事故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18.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机构、对行使选择权进行阐明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程序选择权制度。 【关键词】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程序处分权;程序主体性 【写作年份】2007年 【正文】 的若干规定》第2条中规定了当事人对适用普通程序还是适用简易程序的选择权。在《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规定对已达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58.html -
了解详情
这些年来,特别是随着2004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调解规定》)的施行,以及2007年3月1日 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果真存在这种看法,那么仍然是因为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并依法处理好调解与裁判的相互关系,以及二者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应然关系。申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46.html -
了解详情
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没有对案件事实是否清楚和协议内容是否 。 ⑥德国行政法院法第106条;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219条。 ⑦湖北省保康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陈道明:《从一件农村承包经营权案件的处理看行政诉讼协调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