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如何理解该条款“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真实内涵,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法律的保护。 。 劳动部办公厅在1994 年8月16日发布的《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如何理解的复函》中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5210.html -
了解详情
承担不了责任,应由合作联营各方分担的;(三)劳动者跳槽,用人单位使用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而应承担相应的边带责任的;(四)甲厂职工在履行与乙厂签订的经济 就是在案件处理中是被诉方。 三、 劳动争议仲裁中第三人的地位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十一条规定“与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670.html -
了解详情
很容易引起劳动者的反感,进而产生对用人单位的对立情绪。目前通用的《职工劳动合同》虽然是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而制定,但一方面因为其内容比较大众化,没有也 调解机构的组织建设,促进劳动争议的协商解决。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是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7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254.html -
了解详情
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又很不健全,有的仍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当前劳动制度改革正处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最前沿,处在利益调整的探索、变动领域,法律 甚至采取一些过激行为,引起矛盾激化,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根据《劳动法》、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最高法院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被诉人法人注册登记资料原件(此资料可到企业登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查询。) 3、有关的证据材料复印件及证据清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十四、劳动仲裁条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十五、劳动仲裁收费项目名称:受理费、处理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226.html -
了解详情
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浙江省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实施办法》,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不同意质证的,不得对该证据进行质证。但仲裁委员会认为该证据可能影响案件处理结果必须进行质证的除外。 第二十三条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组织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47.html -
了解详情
,难免发生当事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耽误仲裁时效的情况,对于这些情况下的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是一概加以拒绝,还是全部受理呢?选择前者,对当事人未免 其诉讼请求。此规定赋予了人民法院最终确定申请仲裁时效的权力。《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17号)第23条规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超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981.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下简称(仲裁法)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仲裁条例都相应规定: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 争议仲裁机关进行仲裁有原则的程序规定,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这两个规则都严格规定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595.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下简称(仲裁法)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仲裁条例都相应规定: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不服仲裁裁决的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在 争议仲裁机关进行仲裁有原则的程序规定,主要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这两个规则都严格规定了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79.html -
了解详情
种情况是,调解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结案的。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10条规定:“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应当自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到期未 原则。所谓合法原则,是指在仲裁程序中,调解活动和协议内容,都必须符合劳动实体法和仲裁程序法的规定。就是说,调解程序和协议必须合法,否则不能成立。...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9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