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举证、质证、辩证的改革,使庭审方式由纠问式向辩论式转化,使公开审判制度由形式化,表面化向制度化、规范化转变。三是当庭核证、认证的试行,使 规定》中作出“可以”进行证据交换的弹性规定,并未作出“应当”交换的强制性要求,致使这一制度的推行产生随意性,出现有的法官执行,有的不执行的问题。二是程序失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21.html -
了解详情
公开审判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也规定: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 法院委托下级法院对二审案件宣判、送达裁判文书时,往往只是送达裁判文书的过程,公开宣判便无从谈起。 出现上述现象的情况有多种原因,但由此造成当事人提出法院没有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98.html -
了解详情
的调处式纠纷处理方式。[19]这也就是说,即便到了清末修律前夕,中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特征仍然没有实质性改变。 二、修律的历史背景 中国法律诸法合体的状况 引进了当时国外的一些先进的诉讼制度,推进了清末诉讼制度的改革。比如四级三审制、公开审判制度、合议审判制度、检察官公诉制度等,都随着该法的公布而正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41.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滥用诉讼权利。否则法院可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予以制止。 三、关于完善诉讼行为制度的建议 我国民事诉讼法从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角度对民事诉讼行为作了一定规定, 防止法官对当事人的突袭裁判。同时也有必要完善某些既存的制度,如公开审判制度、回避制度等。最后,为防止审判权对当事人诉权的侵害,还应当进一步加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指导和监督,可以适当解决法律中的疑难问题。有的认为,审判委员会“审批案件”致使公开审判制度流于形式,使当事人申请法官回避的诉讼权力形同虚设,造成“审者不 才可以进入审委会研究,限定审委会研究案件的范围。三、在运行机制上,审判委员会工作应实现由无章可循向规范化、制度化转变按照建设现代化人民法院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举证责任(实际上是提供证据的责任)为切入点而逐步展开的。然而,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并不是依照预定步骤按部就班实施的有计划的变革。加强当事人举证责任的初衷是 制度和程序规则来保证心证的客观性。如通过合议制、回避制、公开审判制度创造法官对证据进行公正、合理评估的环境,通过证据排除规则把不具备证据能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403.html -
了解详情
的领土主权,但是为了达到收回治外法权的目的,清政府又不得不模仿其司法体制。 德国司法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日本实现的。具体而言,如翻译出版仿效 权利平等及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废除刑讯制度,规定了辩护、陪审、回避和公开审判制度。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些制度最终只能是以皇权和纲常礼教为依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251.html -
了解详情
之我见 我国进行司法改革已经多年了。已确定的改革成果有公开审判制度、当事人举证制度、当事人抗辩式审判方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进行司法改革已经多年了。已确定的改革成果有公开审判制度、当事人举证制度、当事人抗辩式审判方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制定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3.html -
了解详情
等。面对当前未成年人立法上的漏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 一、建立专门化少年司法体系 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订立一部少年法,少年 加以系统规定。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规定社会调查制度、法定代理人制度、强制辩护制度,实行不公开审理和暂缓判决制度,明确法庭教育分阶段进行等。 建立专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03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