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组织和个人的“自觉性”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但在另一方面,必须认识到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辩护方也应当具有证据开示的责任。如前所述,这种相互性开示,包括辩护 中,对其中凡是准备在庭审时提出的证据,无论是被告人过去的供述与辩解、证人的庭前证言、被害人的庭前陈述,还是物证、书证,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以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40.html -
了解详情
该种通说的观点进而认为,刑事诉讼中的言词证据的范围包括我国法定证据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鉴定结论。言词证据的表现 证据是以口头陈述的方式向法官提供证据资料的证据方法,这种界定强调了目前定义中的陈述对象为法官??包括审前法官与审判法官??,笔录作为书证存在。而且这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120.html -
了解详情
证言比当事人陈述更为客观。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公诉案件中,有明确的证人的案件超过80%,然而真正出庭作证的却不足5%,如何保证 证人事前、事中预防性保护相对还比较弱。刑事诉讼法规定,证人姓名的保密仅适用于立案和侦查阶段,而在审判阶段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各方质证或者当庭宣读,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314.html -
了解详情
浅析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难的原因及对策 李晓燕 科学的审判方式和质证程序的特点是在庭审中对所有的证据予以积极主动的核实和对质。这就要求证人要出庭 即使经过有关部门的处理,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出于明哲保身的想法,证人不但不愿出庭作证,甚至连书面证言也不肯出具。 针对上述原因,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5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的议事日程。其中有些问题尤为基层司法部门的同志所关注,迫切希望这些问题能在立法中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包括: 一、关于非法取得证据的采信 目前,对于非法取得 法官据此自由裁量。 二、关于证人出庭作证 当前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率偏低,特别是被告人翻供或供述与证人证言有矛盾时,证人不出庭便无法当庭质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87.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下,法院可以通过测谎结论来审查判断有关陈述的真实性。 综上所述,只要在刑事诉讼中允许使用测谎技术,无论是允许其作为证据使用时被追诉人的申请鉴定之行为 准确率在90%以上。[12]国外学者的实验研究甚至证明测谎结果比笔迹专家证言、目击证人证言和指纹证据更可靠,准确率分别为:测谎员90%,笔迹专家8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304.html -
了解详情
以律师为特殊主体的伪证罪。此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公诉人滥用监督权,力图借助监督者的身份行使控诉职能时,应申请审判人员保护其诉讼权利。 (五)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帮助权,加强律师辩护权 保障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302.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辩护方在开庭前是否能见到证据目录、证人名单上所列举的证据和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并未作出规定,这人导致控方在庭审中始终牌有利 即禁止提出未经开示的证据,是最有力常常也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可以考虑相对禁止和绝对禁止两种方式。一般使用相对禁止,即开示前禁止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876.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中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英美,陪审团作出排除合理怀疑的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有证人证言、传闻证据、情况证据和推定等。在很长一段时期,英国人认为, 即刑事诉讼要求“最高”的证明程度。从理论上看,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关键是,我国如想移植“排除合理怀疑”的表述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54.html -
了解详情
书证来源的;以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取得的口供;以暴力、威胁等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作出鉴定结论的鉴定机构不具有法定的资格和条件,或者鉴定事项超出其业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83页。 [10] 详见罗国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分配,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2月10日第6版。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4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