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完全具备法定有效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件:首先, 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实际上已无法履行,所以,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是有道理的。 律师建议:用人单位对已经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863.html -
了解详情
内部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完全具备法定有效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必须符合以下三个要件:首先, 与用人单位订立的劳动合同实际上已无法履行,所以,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是有道理的。 律师建议:用人单位对已经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劳动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74.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第二十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871.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 我国《劳动法》第31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前劳动部于1994年9月发布的《劳动部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与1995年8月公布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201.html -
了解详情
亏损额逐年增加、资不抵债、80%的职工停工待业、连续6个月无力按最低生活费标准支付劳动者的生活费用。这样的规定使得强调政府对企业经济性裁员实行宏观调控的同时,又 合理的。所以建议在制度上对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时增加以下程序:一是必须事先与劳动者谈话,告知并说明解除合同的理由。二是应当告知工会并听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4654.html -
了解详情
该条规定法律如何界定? (三) 我国经济性裁员制度的不足 我国《劳动法》将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两种情况 不合理的。所以建议在制度上对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时增加以下程序:一是必须事先与劳动者谈话,告知并说明解除合同的理由。二是应当告知工会并听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3256.html -
了解详情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后,随职工本人档案一并转移。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依照有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41.html -
了解详情
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后,随职工本人档案一并转移。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合同引发的劳动争议,依照有关劳动争议的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五章 罚则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640.html -
了解详情
缺乏相应的考核记录,所以在试用期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在诉讼中不能举证,承担败诉的风险; 2.用人单位以口头或者以其它形式约定的试用 终止; 6.人财两空风险: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规定:用人单位出资(指有支付货币凭证的情况)对职工进行各类技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2542.html -
了解详情
第十七条甲方应根据自身特点有计划地对乙方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技术、劳动安全卫生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乙方思想觉悟、职业道德水准和职业技能。 乙方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64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