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一直存在,不过其存在范围持续缩小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已几近于废除。⑸ 在我国,情况又怎样呢?首先,在立法层面上是否存在连续犯制度是有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所以,行为人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其每次行为都应单独构成走私、贩卖、运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50.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一直存在,不过其存在范围持续缩小也是个不争的事实,也有人认为已几近于废除。⑸ 在我国,情况又怎样呢?首先,在立法层面上是否存在连续犯制度是有 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所以,行为人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其每次行为都应单独构成走私、贩卖、运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57.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执行实体法,就是对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处罚,受到怎样的处罚,应严格执行刑法的规定。要坚持罪刑法定,只有某种行为根据刑法规定 超期羁押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完善超期羁押责任追究办法,建立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刑事诉讼情况告知、换押、案件催办等制度,建立纠正超期羁押长效机制,加大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13.html -
了解详情
)侦查人员的职责就是收集证据,至于是否客观公正要到审判阶段受到法官的司法审查之后才能予以评判。如果因为侦查人员可能无法客观地收集证据而使其回避,那么侦查人员适用回避的 或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特权,即证人因自己的陈述而可能使其遭到刑事追究或处罚时,有权拒绝作证。在刑事诉讼中,西方许多国家规定被告人有权不充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511.html -
了解详情
证实有罪以前,有权被视为无罪。”(2)1984年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侮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第15条规定:“每一缔约国应确保在任何诉讼程序 公约》不得被迫作口供或认罪。(5)1966年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第14条第3项规定,任何受到刑事指控的人有权”不被强迫自证其罪或供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44.html -
了解详情
日本刑法学说的影响。如果面对下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不知道应该进行怎样的论证?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例3:2010年8月,某炼钢厂向焦炭厂购买一批焦炭,焦炭厂 受托人占有封缄物整体而拒不履行交还封缄物义务时,受托人要受到侵占罪较轻刑罚的处罚;而在表面无损地交还封缄物,只秘密地取得全部内容物或者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124.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嫌疑人了解基本案情,并为其进行法律解答。使其知道自己的行为涉嫌的罪名,可能受到怎样的处罚。使犯罪嫌疑人做到心里有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的委托,代理行使其他民事权利犯罪嫌疑人身在看守所,失去了人身自由。对于非刑事方面的其他权利,已经无法正常行驶。依据现有法律,律师可以接受其委托,代为行使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7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救济、弥补与例外。但现实中,二者易被混淆。在绝对责任的场合,行为人知道无论怎样履行注意义务,一旦出现结果,仍然没有任何申辩理由和免责机会,则或许 公众安全感的降低,是此时寻求法益安全保护与秩序维持的必然结果。法益概念具有强烈的刑事政策机能,对划定刑罚处罚范围具有决定意义。但它也必然随着时代发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83.html -
了解详情
的一种救济、弥补与例外。但现实中,二者易被混淆。在绝对责任的场合,行为人知道无论怎样履行注意义务,一旦出现结果,仍然没有任何申辩理由和免责机会,则或许 公众安全感的降低,是此时寻求法益安全保护与秩序维持的必然结果。法益概念具有强烈的刑事政策机能,对划定刑罚处罚范围具有决定意义。但它也必然随着时代发展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863.html -
了解详情
两《规定》尚未实施,具体会给司法实践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变化,笔者尚不敢断言。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对中国刑事司法的发展乃至中国法治化进程都将产生非比寻常的 表现等酌定量刑情节也需重点审查;第2款规定不能排除被告人具有从轻、减轻处罚等量刑情节的,判处死刑应当特别慎重;第40条第2款规定未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