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版,第35—36页。〔8〕〔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9页。〔9〕〔10〕《潘恩选集 43〕〔美〕罗尔斯:《正义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44〕季卫东:《现代法治国的条件》,《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代译序)。〔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10.html -
了解详情
。3、立法者在颁布法律时并不受实质性的法律原则、道德的基本价值或者伦理原则的约束。也不需要监督国家法律在内容上是否具备实质正义。[21]从上述法律实证主义 维尼:《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许章润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33] 参见[英]F.A.哈耶克:“政治思想中的语言混淆”,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17.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的历史大部分是由奉行德主刑辅与人治的思想儒家思想垄断的,即使到建国后甚至到现在仍然如此。至于我国判决书中的法律论证,更是无法让人恭维。在现实 一种,法律方法同样也会阻碍真理的发现。若与法官思维息息相关的法律方法也遭到否定,那么方法论中指引法官寻找规则、公平、正义的路径也随之而去了。再由于只有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639.html -
了解详情
种族或民族的名字命名。例如,威格摩尔所提到的16个法系中的埃及法系、希伯来法系、中华法系、希腊法系、罗马法系、日本法系、凯尔特法系、斯拉夫法系 主义者,即那些关心欧洲私法发展的人;其二,比较主义者,即对法律混合思想感兴趣的比较法学者;其三,体系建造者,即把其他混合法律体系的法律与文献视为发展自身法律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97.html -
了解详情
公正原则,后者被称为听讯权原则或者两造听证原则{4}(p.211)。自然正义原则是司法审判活动中的最低要求,任何人违反这一原则,则导致该司法审判活动的无效。 自然法的统治地位,特别是对二战的反思,进一步维护了自然法在美国法律思想中的霸主地位,新自然法和工具主义法律理论在美国与司法制度相互契合。在欧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984.html -
了解详情
回避的重点论题。 在就此论题展开分析之前,还是先来检讨一下与之息息相关的大学招生录取的法律性质问题。与对高考加分无甚关注一样,法学界对大学招生录取法律性质的 》,林来梵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8] 有关分配的正义可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703.html -
了解详情
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是建立在美国的自然正义理念之上的,也就是一项与宪法抵触的立法行为是无效,因而也不能约束普通法院。 [33]法国革命之后,代表 英国法院恐怕早已遇到马歇尔法官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中指出的问题:如果法官遇到他认为违宪的法律该怎么办?事实上,1998年的《人权法》已经体验了这种困惑:一旦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113.html -
了解详情
于拉丁文Jurisprudentia。在这个意义上,奥斯丁开创的法实证主义与古罗马的法律科学更具有亲缘关系,却与古希腊的自然法学相去甚远。 法实证主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 版,第421~442页。 [53](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28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746.html -
了解详情
不可转让的人权是所有人类集团、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基础。 [37]在第3款中规定:下列基本权利有直接法律效力,约束立法、行政和司法,从而确认将基本人权通过制宪 的宪法思想对于认识该国宪法现象是绝对必要的。观念上的宪法是被把握在政治法律思想中的它的环境。总结全文,我们完全可以借用黑格尔的话来描述二战后德国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241.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同政治实践一再证明了两种法律观在实践中的重大分野。 4.根据法治的思想,人们服从法律时,是在服从普遍的、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而根据法治国的思想 的立法者。法治则不仅关心谁是最高的立法者,而且坚持法律与正义的统一。 如果仅仅把依法办事当作唯一的衡量标准,法治与依法治国也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依法治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11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