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应该通过立法途径予以完善[⑥]。另外,刘艳红教授主张开放的构成要件理论,张明楷教授则不主张。 3.就整个犯罪构成体系而言,形式论者与实质论者都认为 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 陈晓明:《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第59页,《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53.html -
了解详情
范建取回自己的手机,就此结案。 对以上处理引起旁观者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张明构成盗窃罪,连赃物都在你身上,不是你偷的,谁信?而另一种观点 价值判断逐步地代替了事实判断,于是出现了旁观者很是不平.作为赃物的手机明明在张明身上发现,竟然会不是小偷?范建合伙诬告陷害,法律竟然视而不见? 在民事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79.html -
了解详情
张居正学术思想的要旨,而且也是他政治思想的要旨。执政期间,张居正基于他对明室中衰以后实际情况的了解,认为只有毅然变法,厉行改革,才足以挽救 别的什么条件呢?究竟是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呢?对这个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存在的问题,张居正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以名副其实作为唯一的标准,即坚持选拔、任用具有真才实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062.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这四个要件的要求。在本案中,就盗窃罪的客观方面来说,张明有没有实施盗窃行为成为定罪的关键。现在的主要证据是范建丢失的手机在张 的价值判断逐步地代替了事实判断,于是出现了旁观者很是不平。作为赃物的手机明明在张明身上发现,竟然会不是小偷?范建合伙诬告陷害,法律竟然视而不见? 在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31.html -
了解详情
未遂教唆问题时,本文在同等意义上使用未遂教唆与陷害教唆的概念。 [9]参见张晓辉:论教唆犯,《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19811988届)》,中国人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页。 [40]同上注,第107页。 [41]参见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1232.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各罪论(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7208页。 [33]前引[7],张明楷书,第7页。 [34]GERMAN CRIMINAL CODE,Section 263 Fraud: (1)Whosoever with the intent of obtaining fo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290.html -
了解详情
的拒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有的刑法教义学知识体系也具有不证自明的正当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对刑法(学)作出准确定位,在 .新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展开[J].中国法学,2012,(1):175191. [23]张明楷.行为功利主义违法观[J].中国法学,2011,(5):113127. [2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9108.html -
了解详情
。 [26]同前引[15]。 [27][日]西田典之:《日本刑法各论》,刘明祥、王昭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28]同前 年第1期。 [42]同前引[8]。 [43]同前引[5],第883页。 [44]张明楷教授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行为人用绳子等套住被害人自行车后轮,趁被害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263.html -
了解详情
学命题。 【关键词】客观 主观的超过要素 故意 特殊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 主观违法要素 在张明楷教授首创客观的超过要素之后,主观的超过要素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中国刑法理论的 的超过要素陷入了司法实践的困窘。(未完待续)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张伟:《论刑法中的主观的超过要素》,载《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4965.html -
了解详情
下得出的必然结论,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南英、张军主编:《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5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犯罪的客观违法行为,因为就笔者看来,这些犯罪的客观违法行为是一样的。 (64)张明楷著:《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4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