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中绑架的方法限定为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的场合,存在立法疏漏的问题。本来,绑架型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绑架罪的关键区别在于主观目的的不同,二者在绑架的方法 ,抢夺罪中涉及的并非使用暴力,而是使用强力,并作用于被抢夺的财物,而抢劫罪中涉及的则是使用暴力,并施加于被害人,强制其身体,以排除被害人的抵抗。⒀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8252.html -
了解详情
罪中,仅仅由于行为人携带凶器,即便没有使用甚至没有出示,就转而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混淆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实质界限。但立法者考虑到,携带凶器抢夺,较之一般的 ,丙的行为,貌似侵犯了甲的财产权,实际上侵犯了已的人身权与财产权。而且,根据刑法规定,绑架勒索罪的最低刑期是十年有期徒刑。对类似丙这样的行为判处十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9.html -
了解详情
罪中,仅仅由于行为人携带凶器,即便没有使用甚至没有出示,就转而以抢劫罪定罪处罚,混淆了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实质界限。但立法者考虑到,携带凶器抢夺,较之一般的 ,丙的行为,貌似侵犯了甲的财产权,实际上侵犯了已的人身权与财产权。而且,根据刑法规定,绑架勒索罪的最低刑期是十年有期徒刑。对类似丙这样的行为判处十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4.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达到足以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程度。 笔者认为,虽然可以认为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之一在于,暴力、胁迫是否达到了足以压制他人反抗的程度,[52] (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899页。 [77] 参见王君凤:绑架自己骗赎金的定性分析,载《人民法院报》2010年8月19日,第7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3071.html -
了解详情
相较为轻。至此,从合理解释罪状的角度说,笔者感到只有把绑架罪的客观方面解释为复合行为,这样才既可与抢劫罪相衡平,也可在犯罪系列中找到绑架罪之 遂的时间节点不宜设置得过早,否则不利于鼓励绑架者迷途知返,在司法裁量上也难以体现罪刑相当原则的基本要义。 综上所述,分析、认定具体犯罪的既遂形态,应当纳入整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240.html -
了解详情
,而构成抢劫罪。 (2)主体: 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实施架行为并故意杀害被绑架人的,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3)主观方面: 直接故意并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满足 被害人随身携带财物的,同时触犯绑架罪和抢劫罪两罪名,应择一重罪定罪处罚。 (5)杀害被绑架人后又取走财物的,应认定为绑架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419.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可能只剩下伤害罪;绑架罪的不法结构中,去掉了非法占有目的,也可能只剩下非法拘禁罪。基于债权而实施的抢劫或绑架行为,涉及到财产犯罪与权利行使的问题。 ,债权排除非法占有目的,是在哪一个环节上发挥作用。是从一开始就排除了抢劫罪或绑架罪等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还是在违法性阶层才发挥作用?)打完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3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了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暴力,令对方事后交付财物的,也应认定为抢劫罪。理由是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既不在于是否当场实施了暴力,也不在于当场取得了 完全可以实施的行为,那么,是否需要以转化抢劫罪论处。该问题如同刑法第17条第2款刑事责任范围规定中,没有规定绑架罪的先天缺陷所造成的司法、理论困惑一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4266.html -
了解详情
也有明显以保护个人人身权为主要法益的犯罪,如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因而,渎职相关犯罪之间的界限与竞合 人身权、财产权,同时符合非法拘禁罪、刑讯逼供罪、暴力取证罪、虐待被监管人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等相关犯罪的,当然成立滥用职权型犯罪与相关犯罪的想象竞合犯,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833.html -
了解详情
以对人质当场实施杀害相威胁,而向第三人勒索财物,从形式上看,比较符合勒索型绑架罪的特征,但是这种行为实质上是以胁迫为手段当场劫取财物的典型的抢劫行为,即 离原处所。因此,二分说的观点有失偏颇。但毕竟二分说的观点提出了应区分不同的情形的正确思路,这对于我们研究绑架罪与抢劫罪的区别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4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