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隐瞒有利于或者不利于被告人的其他证据。1999年1月18日施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3条虽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证据的含义,将它界定为 ,现行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26.html -
了解详情
是从人民法院在开放十日以前知道的。即根据刑事诉讼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对于 行使最后的辩护权。 三、辩护人的区别及其介入诉讼的不同阶段。 在我国,刑事被告人在何诉讼阶段获得辩护权和辩护人何时参加辩护,我国法律已经作出明文规定,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87.html -
了解详情
隐瞒有利于或者不利于被告人的其他证据。1999年1月18 日施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3条虽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证据的含义,将它界定为 现行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 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163.html -
了解详情
地隐瞒有利于或者不利于被告人的其他证据。1999年1月18日施行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3条虽然进一步明确了主要证据的含义,将它界定为 ,现行法第155条规定:公诉人在法庭上宣读起诉书后,被告人、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593.html -
了解详情
(1972年)、芬兰(1973年)、日本(1981年)陆续通过立法建立了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在上述国家确认国家补偿制度的基础上,联合国通过了“原则宣言”, 规定被害人在庭审中也享有最后陈述的权利;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开庭审判后,应当将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10日前送达被害人,以便于受害人在法庭上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50.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案件办理。为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检察机关委托公安部及云南省公安厅法医、刑侦专家对该案刑事技术材料进行补证,对现场进行重新勘验;补充调取了物证检验、现场勘查、伤情鉴定 就过了,我们把唐雪送到他们家那个巷子口就开车回家了。 永胜县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显示,醉酒拦车的李德湘被同行人员拉开,唐雪下车走路回家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757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法庭上就只剩下审判人员和被告人。在此情况下,法院代检察院宣读起诉书,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法官不仅是裁判者还兼任控诉方,审判中立性荡然无存 )检察官和辩护律师制度。 (二)简易程序要尊重被告人的意志 我国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174-179条规定的简易程序中没有说明适用简易程序应当得到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287.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被告人通过起诉书副本行使知情权:《刑事诉讼法》第151条规定法院“将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至迟在开庭十日以前送达被告人”,“传唤 被起诉的事实,使被告人的委托辩护人的权利通过其近亲属得以实现。 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拘留、逮捕等羁押强制措施环节上都设置了家属通知程序,但之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37.html -
了解详情
变更起诉罪名制度的限制与完善 一是变更罪名仅限于检察机关已经起诉的事实,对于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法院应当严格遵循不告不理原则,不得加以变更,即未经起诉的 》,《政法论坛》1997年第3期。 [20]1999年9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正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第3款。 [21]参见胡康生、李福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186.html -
了解详情
项内容:一是时间要素,撤诉要求应在判决宣告前提出。二是撤诉理由。①起诉书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不存在;②有犯罪事实但并非被告人所为;③对被告人不应追究 调查进行得是否充分全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有关证人的质证和询问。《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37条规定:证人应当由人民法院通知并负责安排出庭作证。《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2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