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判决时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作为是否对受害人赔偿请求给予支持的根据,而应按照民事法律的规定,实行实际损失赔偿原则,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切实维护受害者的 ,也保证适用法律的一致性。为避免增加刑庭的工作量,建议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执行由专职民事执行工作的执行庭统一执行,便于法院内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18.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做法,从立法上赋予刑事被害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程序选择权,让其从权衡自身利益实现程度的角度出发作出理性选择,同时,这种 量刑的法定从轻情节。笔者认为,这一法律上的缺陷不仅加大了法院对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的难度,同时使被告人在赔偿了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经济损失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516.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调解协议的达成变得更为困难。 [30] 2000年,最高法院首次在司法解释中将民事赔偿与量刑联系起来,允许各级法院将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物质损失,作为量刑情节来 制度和程序法基本理论。 【注释】 注释: [1]参见陈怀友:《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审理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刑事审判要览》总第2集,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90.html -
了解详情
提起程序规定不明确,不利于被害人利益的保护。 1、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立案程序随意性较大。这在公诉案件中反映特别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检察 责任的加重可以有效地防止被执行人家属不配合执行的现象发生。 (五)建立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辅助解决机制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所谓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即在一定范围内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4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相应程序规则,在突破成文法局限性时无法可依。实践中,也无法明确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对当事人的归责原则,无法界定赔偿责任的分配,民法领域中的许多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10.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解释第100条得到了体现:“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 笔者在接受林伟记者的 我们把考察法律的眼光不仅限于《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而是放大到整个刑事诉讼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现行立法不但没有禁止受害人另行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204.html -
了解详情
数量不断攀升,其中涉及到共同犯罪的赔偿问题比较突出。对于共同犯罪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仅有部分作案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比较多见,对其赔偿义务主体 了共同犯罪行为,同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的被告人直接实施行为致被害人损伤,有的虽然前往犯罪现场却未实施直接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22.html -
了解详情
模式。 此外,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下发《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目的是为推动司法部门尽可能多地适用简易程序,但由于简易程序规定的审结期限仅为20天,而绝大多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民事部分在这一期限内难以完成,故实践中很少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17.html -
了解详情
看,侵犯人身权利、人格利益的犯罪行为符合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要件。一般民事侵权行为尚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犯罪行为却排除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这一 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呢? 理论界对此问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肯定论者主张:行诉应当附带民事,而且认为《行政诉讼法》中尚未明文规定实为憾事,应在修订《行政诉讼法》时将 新的证据的范围,并依照优势证据原则审查判断证据。这样在审理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中,就必然出现对行政及民事部分适用不同的证据规则,以确保两种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