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说法,当解释者或者法官将盗伐价值100万元的林木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而不以盗伐林木罪论处时,就是故意搁置和架空某一个他自己认为罪刑不相适应 。(45)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1年4月18日《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5000元。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者的说法,当解释者或者法官将盗伐价值100万元的林木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而不以盗伐林木罪论处时,就是故意搁置和架空某一个他自己认为罪刑不相适应 。[45]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01年4月18日《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起点为5000元。于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认定为犯罪未遂,并适用数额特别巨大的法定刑,再结合总则未遂的规定处罚。原因在于论者有关分则建构模式以及犯罪既、未遂的认定标准的观点: 第一,关于分则建构模式 范畴。 对于情形二-1,如果坚持张、王两位教授的立场,数额加重犯属于结果加重犯的一种,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数额加重犯的未遂;如果按照于教授的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2.html -
了解详情
; 对不符合盗伐林木罪数量条件但达到盗窃罪数额标准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 对于盗伐枯死林木的行为应认定为盗窃罪;盗伐林木的行为能够转化为抢劫罪。 关键词:盗伐林木罪 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 因而应当适用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 以抢劫罪论处。这样解释,既得出了合理结论,也不违反罪刑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833.html -
了解详情
不会导致行为人都会声称没有认识到所盗财物数额已经达到数额较大的盗窃罪认定标准,而不能以盗窃罪论处,从而导致放纵盗窃罪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行为人是否认识到所盗 几种途径: 第一,通过社会上普通人对被盗财物价值数额的认识能力推断行为人的认识能力。刑法上的许多规定,如刑事责任年龄、精神健康状况等,都要考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18.html -
了解详情
出台的审理诈骗刑事案件等有关财产犯罪的司法解释均对有关数额认定标准作了相应调整,因此对盗窃罪数额标准的确定,应当与类似犯罪相协调。严惩在医院盗窃“救命钱 为“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新司法解释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结合司法实践情况,将其调整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加大了打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7271.html -
了解详情
“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即构成犯罪立案标准的规定,即只要行为人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的,即认定为盗窃罪。其次删除了原文中两种情形适用 ,盗窃公私财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可以按照前条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一)曾因盗窃受过刑事处罚的;(二)一年内曾因盗窃受过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835.html -
了解详情
极具中国特色的问题:当实行人的行为未达到罪量要素标准的情况下,是否影响共同犯罪的认定? 比如例1,根据立法、司法解释之规定,自然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罪量 而乙在盗窃的范围内承担责任,但因盗窃数额没有达到盗窃罪数额较大的罪量标准,故乙的盗窃帮助行为,不能以盗窃罪论处。对此,张明楷教授曾指出:当甲盗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6030.html -
了解详情
理性行动,欺骗者就成立诈骗罪。(27)可是,是否存在理性的根据本身是个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对于甲被害人来说没有理性的根据,而对乙被害人来说却可能有理性的根据 一方面现有财产犯法定刑配置偏重,过多地依赖重刑,财产刑的规定不足,在《刑法修正案八》取消盗窃罪的死刑之后,这一问题略有缓解,但仍显不足;另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22.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8]从我国《民法通则》第92条的规定来看,不当得利的本质特征在于受益人获得利益而无合法根据,至于受益人是通过何种法律事实 地告诉立法者:应当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刑罚的目的、刑罚体系的内在平衡等多种因素,定期对盗窃罪等财产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进行调整,从而使法律规则更贴近实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0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