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的规定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向不利于被告人的方向发展的趋向。各地司法机关在死刑适用上存在唯后果论、唯数额论、过于重视民愤等问题。这些问题从客观上制约 辩护词。其四,严格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改变目前部分死刑案件在证据不足时对被告人作死缓处理的司法现状,严格执行疑罪从无的立法规定。 随着我国刑事法制的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8.html -
了解详情
不同认识上。陈光中教授说过,我们与法律真实论的分歧在于:法律真实论认为客观真实不可能实现,因而是不科学的,应当以法律真实代替客观真实。我们则认为不承认 中,有些案件不可采用那种可望而不可及的证明标准,而应当考虑稍低的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其一是对个别危害大、取证难的刑事案件。如贿赂罪取证难度就很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10.html -
了解详情
的高标准,背离了现代司法程序优先、中立、高效和人权保障原则。 (二)国外刑事证据规则的启示 大陆法系国家,刑事案件有罪判决采取必然的确实心证(freeevaluationofevidencethroughinnerconviction)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程序以自由心证为基本原则。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56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中设定刑事推定规范,⑿以降低控诉方对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从而达到严厉打击犯罪的目的。⒀比较该两种立法路径,笔者更赞同采取前一种。因为前者不仅迎合了犯罪化 已知的基础事实推导出另一未知事实(推定事实)存在的一种证明方法。(参见:张旭,张曙.也论刑事推定[J].法学评论,2009,(1):162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6.html -
了解详情
[24] 目前,我国三大诉讼法并没有直接就证明标准问题作出正面的规定,但是根据有关条文的表述,人们一般认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5]民事 则的适用问题时,应该把重心从证明责任转向证明标准。 三、一点余论:推定规则语言的规范化 区分推定规则中的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以及在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496.html -
了解详情
24] 目前,我国三大诉讼法并没有直接就证明标准问题作出正面的规定,但是根据有关条文的表述,人们一般认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25]民事诉讼 则的适用问题时,应该把重心从证明责任转向证明标准。 三、一点余论:推定规则语言的规范化 区分推定规则中的基础事实和推定事实,以及在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89.html -
了解详情
的不同程度相一致,主张设立二元甚至多元的证明标准。比如对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采取差别对待。在民事案件中,又依其性质的不同区分为普通民事案件和特殊 英美法系国家建立起多样化的证明标准制度。[5]然而遗憾的是,更多的学者还是囿于证明标准的合理性层面,并没有把这一问题在法律功能论的其他方面拓展开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html -
了解详情
判决的前提,也是保证无罪推定原则的门槛{5}(P.360),而在各国刑事诉讼定罪程序中普遍适用。在我国,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规定 中的导入,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期。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彭盛译,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5}林钰雄:《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5.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重要社会学因素,特别适用于对盗窃、强奸、杀人等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结果的预测。例如,根据我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盗窃罪以数额较大为成立条件 的具体途径。 对此,可以通过泊车罚单现象予以解释。事实证明,警察对违章泊车者的处罚是公正的,也即一视同仁的,警察一般只是无一例外地对每一例违章泊车者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481.html -
了解详情
罪证据与无罪证据势均力敌,定也定不了,否也否不了,则要严格按照相关刑事法律关于刑事案件的证据标准,在矛盾排除不掉,证据达不到确实、充分的程度的情况 一名罪犯的目的,强调事实基本清楚和证据基本确凿为认定被告人犯罪的证明标准;即使证据并不确实、充分,仍定其有罪,但一般采用疑罪从轻方法裁判在认定事实或定罪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