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之前必须首先上诉,则无异视申请再审为第三审程序了。更何况,即使在三审终审中,也有允许当事人飞跃上诉的立法例。当事人放弃上诉权直接行使申请再审权所 的民事审判监督程序,就失去存在的正当性。 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其次要考虑现实的民事诉讼制度的运行是不是已经给予当事人充分的救济,还需不需要用民事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8.html -
了解详情
初步形成了与当时国民党政府的民事诉讼不同的诉讼方式和程序。如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就地审判和巡回审判制度、人民陪审制度和着重调解的制度等等具有其特色的诉讼 体系与我国社会发展实况的滞后和不一致,但已足以说明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体系自身应当改革、调整和重构的现实必要性。即使横向地与其他相近学科加以比较,也不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8.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合议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基本审判制度,但由于受我国司法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我国合议制度一直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畸形发展。本文 某类案件的处理原则。其主要基于:一是上级法院的判决是正确的,这是两审终审制度的逻辑结论。因此,有人指出:我们依赖上诉法官纠正错误丝毫不意味着他们更聪明。上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573.html -
了解详情
尽相同,但均表明对当事人程序瑕疵救济权利的特别关照,且达到异曲同工之功效,即既对民事诉讼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又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审判权。然而, 重审制度的检讨与重构》,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 title='回到本文注源' name='m5'5]汤维建:《美国民事诉讼规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820.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对中央有关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体制要求的回应,是在再审这一具体制度上对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强调与追求。 但是,修改后的民诉法并未对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审查 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目的》,《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6]有关大陆法系国家法国、德国的做法,可参见张力、崔峰:《再审发动程序之重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00.html -
了解详情
也是对中央有关建设公正、高效、权威司法体制要求的回应,是在再审这一具体制度上对民事诉讼效率价值的强调与追求。但是,修改后的民诉法并未对检察机关抗诉案件审查 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目的》,《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6]有关大陆法系国家法国、德国的做法,可参见张力、崔峰:《再审发动程序之重构》,《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620.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中仅有抗诉职能,没有起诉和参诉职能。而且,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诉职能无论是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在司法实践层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定位我国检察 提起抗诉,将会对法院的独立审判造成不当干涉,损害了生效判决的既判力,导致终审不终。这种观点没有认识到,审判独立和检察监督都是相对的,审判机关不能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781.html -
了解详情
,以维护社会公正,确保法院权威。 二、重构民事再审制度之价值基础 现代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要求,民事再审制度作为受到二审终审瑕疵裁判的特殊救济程序,其目的不是 再审的方式追求个案公正,司法权威就越受到挑战[17]的两难悖反境地,这个悖论的形成根源就在于对裁判终局性的认识不够。在保证法院裁判终局性和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057.html -
了解详情
终审法院级别过低,难以保证司法的统一性。(3)两审终审使上诉审的纠错功能明显降低。(4)民事诉讼管辖原则导致地方保护主义干扰严重。(5)缺少专门的法律 .[8]刘玉民,刘乃毓。民事诉讼审级制度之检讨与重构[N].人民法院报,2002-06-25(3)。[9]邱联恭,程序选择权论[M].台北:三民书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html -
了解详情
难以执行的尴尬局面。所以,主张以三审终审制,替代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制度两审终审外加再审程序,因而主张取消我国现行的民事再审制度。上述二种观点,我认为都不妥当。相反, 的申诉案件得不到及时处理。为此,重构再审程序应明确再审的申请时限和审理时限。笔者的设想是:(1)再审应从知道再审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