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解释性文件,也为正确办理贪污案件提供了重要的规则指引。权属未变型受贿认定规则的指导性要旨在于明确:刑法判断强调实质与事实,民法判断注重形式与法律; 行为掩饰隐瞒擅自使用公款购房买车事实且外部无从知晓其处于长期占有状态的,应当认定为贪污罪(既遂)。 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朱宏伟 孙奕军...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431.html -
了解详情
来认定;倘若犯罪中止或未遂,则按行为人犯罪时意欲得到的数额来认定。以上是我们认定贪污罪犯罪数额的一般原则,但在审判实践中,被告人及辩护人往往会以 其工作的国有单位以获取差价的贪污案件。公诉机关是以该差价款的全额来认定被告人贪污数额的。但该案辩护人认为:差价款并不等于被告人实际非法所得,被告人自己开办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149.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且我国司法界及审判实践中也存在多种不同意见,尤其是对贪污罪共同犯罪中混合主体的罪行认定问题,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工作实践,笔者对这一问题 ,所以非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贪污犯罪的,两者均应定为贪污罪。 3、国家工作人员教唆、帮助非国家工作人员侵占、窃取、骗取公共财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72.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对此罪名的适用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国有资产的认定,集体私分行为的认定,与贪污罪的界限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国有资产的保护及被告人权益的 已经发生了民法上所有权转移的效果,即使国家已经实际取得了这些财物的所有权,但是认定国有资产的标准应当是该国有财产是否已经投入到国有单位的生产经营中,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贪污罪实为大陆刑法中的贿赂罪,贪污罪与贿赂罪无甚区别”。(注:刘光显、张泗汉主编:《贪污贿赂罪的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 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四)就实践意义而言,将公务活动中单纯受贿行为依贪污罪处理不仅有利于严密刑事法网,而且有利于减少司法工作人员的主观臆断性。 刑法第385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做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 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就可以认定其贪污罪共犯的主体地位。 共同贪污罪符合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即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1938.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间接故意或过失不构成此罪。 (二)贪污罪的认定 1.贪污罪与一般贪污行为的界限。根据刑法第383条的规定,个人贪污5000元 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而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3.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二者在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 (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59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1985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做出司法解释,明确了贪污罪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以是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国家机关 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就可以认定其贪污罪共犯的主体地位。 共同贪污罪符合共同犯罪的基本特征,即两个以上的主体共同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45.html -
了解详情
财物的行为排除在职务侵占罪之外,而这些人员由于不符合贪污罪的主体要件因而也不可能认定为贪污罪,最终的结果是对于发生在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 成为职务侵占罪的其他单位。关于村基层组织人员范围及其行为法律性质的司法认定,2000 年4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3 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5.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出现这种情况有何实际意义,即其必要性问题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 二、 贪污罪犯罪主体规定对犯罪客体设定的依赖性 (一)客体设定与主体要求的关系 在特殊 当然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当他们利用职务实施侵吞、骗取国家财物行为时,被认定为贪污罪是理所当然的,可以说是有其客观的经济、政治制度基础的。 2、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