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国民法典的体系应当由民法总则、人格权、亲属法、继承法、物权、债权总则、合同法、知识产权的一般规定、侵权行为法构成。下面拟就民法典体系构建中的几 这样一个逻辑顺序,民法典的分则体系应当为人格权、亲属法、继承法、物权、债权总则、合同法的一般规定。在民法典分则关于民事权利的各编之后,应当规定一个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与次债务人之间的债权额完全相同的情况几乎不存在。那么,若仅依“债权人的债权为限”,在债权人的债权额小于债务人的债权额的情况下,次债务人直接向债权人清偿 与债权人的关系,而次债务人的信誉及资产状况并不一定优于债务人,这样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前景很可能更为黯淡。另外,由于合同法解释第二十条的规定,我国司法实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79.html -
了解详情
和抵押权均可称为“资本所有权”[iii].为确立不动产货币价值这一理想,先舍弃对债权的从属地位而独立,继而在其自身的流通中加强了对受让人的保护,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193-194页。[ii]我妻?荣著《债权在近代法上的优越地位》,第17页。[iii]这种观点最原始出自Kohler,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46.html -
了解详情
物的权利,但为了准确地解释物权所包含的行为规则内容,为了正确理解物权与债权以及其他民事权利的区别,我们也应该从法律规范本身出发,把物权看作是主体直接 债权不仅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请求权利即表现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依近代债权之不可侵害性理论,同样“隐含”着债权人与一切人之间的关系)。因此,物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1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意义。换言之,形式主义下的“物权合意”与物权变动法律后果的距离,并不比其“债权合意”或者折衷主义下的合意来的更近。换言之,形式主义下的物权合意,内容 认识意思主义和折衷主义之中的“合意”,对于尤其是意思主义下“未予公示”的“债权行为”也能引起物权变动的做法予以指责,从而忽略了意思主义与折衷主义下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80.html -
了解详情
旧民法也曾将租赁权规定为物权。[6](P135)在我国法上,租赁权属于债权,但历来承认租赁权的物权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的物权化。基于对不动产租赁权的不同认识,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不动产租赁权属于债权的范畴,应通过合同法加以规范。但为保护承租人的利益,应赋予不动产租赁权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75.html -
了解详情
共有人优先购买权、合伙人优先购买权。准共有关系适用共有关系。2债权人与债权标的所有人存在同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关系,或有限公司股权关系,如股东优先购买权 性用益关系;或者,债权人之不动产与标的物存在相邻关系;或者,债权人与债权标的所有人存在同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关系,或有限公司股权关系。确立这些根据的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043.html -
了解详情
在内的所有意思表示,其效果意思或法律赋予其的法律效果,均在当事人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即:基于合同,合同债权人不可能获得一个可以对抗任何人的支配权或曰 自足,但理论上是无法自圆其说的。(通说认为我国原物权立法采物权变动的债权形式主义)上述三者是按照当事人的私法意思确定物权支配力归属,使物权支配秩序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99.html -
了解详情
之是否“彻底”独立于债法体系,显然只能取决于其在法律效果方面是否具有与一般债权请求权迥然不同之处,以至于不予独立即生立法上和司法上的弊端。清理前述主张 甚至不得不让债权人作出重大的牺牲。但物权请求权却基本不存在前述问题,因此,债权请求权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合用于物权请求权。由此,我国物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0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明文规定的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规则。”首先回答第一个方面。就物权优先于债权理论的起源讲,不一定明确区分“理论前提”和“法律对……的处理结果”;就理论 取得标的物所有权而不受先买方的追夺”,为什么已经登记备案的预售商品房的债权优先于其后产生的抵押权、所有权?若把视野放宽,为什么租赁权优先于新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