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孝英之子李家明于2005年3月27日病故,其生前持有被告齐鲁工程公司股份共计159744股。2006年1月25日,被告李菁(系李家明之女)与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882.html -
了解详情
自治法说、契约关系说和宪章说等几种学说,无论是哪种学说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章程的自治特点,只要股东达成合意,且不违背公司法的强制性规范,就可以制定公司章程 八)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 (九)公司利润分配办法; (十)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 (十一)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 (十二)股东大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36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问题主要有: 1.投资协议不完善引发的法律问题。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公司,投资者应当签订股东协议或发起人协议。投资协议是确定投资者出资方式、出资比例等 遭受更大损失,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又不能形成公司解散清算的有效决议,使公司处于僵局状态。由于公司章程不完善导致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股东僵局、董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5.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过程中,经被执行人调查发现,物资公司已于2002年4月向当地工商局申请公司注销登记,之前公司已召开了股东大会并就解散公司事项一致做出了决议,并由 对有关注销登记文件进行形式审查的义务,但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赋予登记机关批准公司注销的实体权力。工商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批准行为属具体行政行为,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200.html -
了解详情
把企业法中的企业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的概念搬进了公司法中。这说明立法者对于现代企业-公司的本质特征仍有些模糊不清,甚至混乱、矛盾。 二、股份化就是资本权利和资本权利人格化 尽相同。资本真实原则的一个要求就是股东不得退股。一旦入股,永远入股。除非公司解散之时,股东才可以收回其出资。而资本的规律又要求其能最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998.html -
了解详情
抑或无限责任没有丝毫意义。只有当股东非法操纵公司,将公司视为“另一个自我”,导致公司法人人格被否认,或者当公司解散破产时,谈股东的责任包括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 背景下,英国于1855年颁布了《有限责任法》,该法明确规定具备法定条件的公司一经注册完毕,股东即只负有限责任,责任的限度为股东所持股份的名义价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751.html -
了解详情
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九)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十)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十一)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十二)股东大会会议 章程》中对此方面内容之具体规定,不仅弥补了《公司法》规定之不足,而且能够实现公司制度之创新要求,为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创设纲要。 (三)能够平衡与公司相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51.html -
了解详情
的债务可令股东直接予以承担。对于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出资不足、公司解散未履行清算义务等等情况均应当认为违反禁止欺诈的原则。 2、禁止非法原则 。法院在审理有关债权人提起的诉讼时,就应当从维护公平的原则出发,否认其公司人格,责令有关直接利害关系人承担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我国在确立与完善法人人格否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646.html -
了解详情
权的说法。))。前者是指股东基于投资而享有自身收益的权利,主要包括红利、股息、新股认购、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财产的权利。后者指股东以 股东会决议的约束。(注:罗伯特?阿特和顾敏康(ROBERTCARTMINKANGGU),《中国公司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公司法》,《耶鲁大学国际法杂志》,1995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52.html -
了解详情
视之为繁文缛节,常常敷衍了事:开股东会是走过场,董事会形同虚设,监事充当附庸,真正在公司中行使职权的不过是董事长、总经理两三人而已。无庸置疑,独立的法人人格在 的债务可令股东直接予以承担。对于股东虚假出资、抽逃出资,出资不足、公司解散未履行清算义务等等情况均应当认为违反禁止欺诈的原则。 (2)禁止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