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为此,检察机关应当强化对于监视居住决定与执行的法律监督。 【关键词】监视居住;非羁押性措施;刑事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修改 【写作年份】2012年 【 的犯罪嫌疑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要审查案由,确定是否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涉嫌罪名的确定是否正确;在其住处监视居住是否可能妨碍侦查;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4021.html -
了解详情
组织调解的纠纷不属于该调解组织管辖范围的;(3)纠纷性质依法不能进行调解的;(4)协议内容不需要强制执行的;(5)协议内容影响关联案件的审判、 进一步探讨。 3.申请再审。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法律依据来自民事诉讼法第204条规定的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1009.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应如何作为?按照《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立法即使想介入,也会缺少介入的法律依据。 四、《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行政强制措施规范的完善 (一)完善行政强制措施种类 《能源法》作为能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222.html -
了解详情
完全可以拒绝履行合同,此时定作人无法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而只能获得损害赔偿,因为承揽人的行为是无法强制执行的。 比如专业桥梁建筑企业在受托建筑某工程后 买受人另行提起诉讼要求继续展行合同的,应当依据前款原则协调处理。《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前民事审判若干法律问题的指导意见》(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415.html -
了解详情
原因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是否应由行政机关和第三人承担连带责任?在紧急情况下行政强制执行机关代替义务人履行义务是否因属于代履行而可以向义务人收取费用?由于学界对此一直缺乏 就属于高度属人性义务,因而不得继受。三是行政法上义务有无继受的法律依据。关于这一点,应区分概括继受与个别继受分别探讨。在继承这种概括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290.html -
了解详情
上述三种情形兼而有之,都属于前提不具有可接受性导致结论不具有可接受性。 (4)法律论证存在形式谬误或实质谬误,导致司法判决不具有可接受性。司法判决是否具有可接受性 ,则必须以强制执行的方式判令当事人接受和履行司法判决赋予他的各项义务。因为正当之为正当,在于它构成了使用强制手段的依据。强制力乃是法律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039.html -
了解详情
预见性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则要求强制措施必须依据业已明确规定的法律进行,国家机关不能违反法律的既有规定适用强制措施,否则可能因违法行为承受程序性制裁。比例原则是 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把监视居住的原因和执行的处所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并明确被监视居住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9031.html -
了解详情
征管的立法层次。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征纳程序必须在法律上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没有法律依据,税务机关无权决定开征、停征、减税 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范围过于狭窄。为了发挥税收强制执行的震慑力,应将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扩大到所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并规定现金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453.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次对强制执行有关上市公司的股权程序作出较为详细、具体的司法解释。这是执行股权时的主要法律依据。 公司也有不同的 不同,可分为扣押和冻结二种方式。通常保全股权只是限制了被执行人行使股权中的财产权,并不一定限制其行使其他股东共益权。保全股权无需向工商管理部门送达协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500.html -
了解详情
】2009年 【正文】 近年来,民事案件强制执行的比例逐年上升。统计显示,目前全国法院平均约60%的生效法律文书需要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这个比例比1993年 方法,如将特殊主体规避逃避执行的行为向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进行通报.同时建议该失信记录作为任职评优的考核依据:限制失信被执行人的金融业务。法院以债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9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