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民法与经济法,会得出什么结论,不失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一、民法与经济法的价值定位差异 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公平、秩序、效益和自由都应该是法律价值的基本 经济法的价值定位有何不同。 (一)公平 公平是人们选择的产物,人们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民法与经济法的公平观又反映了人类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3.html -
了解详情
领域,从最初的一般哲学思想开始逐步向把各种私法原则加以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在此之前,格劳秀斯之推动了自然法的世俗化,霍布斯和斯宾诺莎推动了社会理论的 了的内涵还很少。因此,笔者认为,民法法典化归根到底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不应将其理解为一个宿命的结果。民法法典化不应也又不能人为地设定时限。然而,不无遗憾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14.html -
了解详情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应理解为损害赔偿(回复原状)的方式。损害赔偿以当事人有故意或过失为要件,法律没有规定“回复名誉”不问过错,就应当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如果将消除 侵害人格权和侵害知识产权,可以简化立法。知识产权学界有学者提出:“具体到‘侵权法’的结构,似可以不以现有的法、德、意、荷、日乃至台湾地区的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5.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合法权利。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原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他们的利益究竟怎样来保护,在传统民法中有返还不当得利之请求权,通过债权上的 的追求,不符合公众的公平观念,还有学者认为,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威胁着民法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我认为这些总是集法学者的担忧不无道理。所以在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01.html -
了解详情
折射出权利人的权利。如我国《反不正当竟争法》规定了禁止11种不止当竞争行为,从反面说明经营者享有的公平竞争权。 法律义务概括来说是指法律为保障权利和权力 万多持证的老人讨回公道。然而事实是此判决只对李成宪一人有效。按常规逻辑理解,办理乘车优待证的老人是一个群体,终审判决可以认为是针对一个特定的群体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7.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使用的判断标准。对这种见解当然可以首肯。然而还应该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的公平使用与美国著作权法第107条虽然也有些相似之处,在原理上却截然不同。对于解决 利害关系的调整甚至规制,而不倾向于把著作权理解为纯粹的“私权”,因此也就在朦胧中对美国的公正使用原则感到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较容易产生共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01.html -
了解详情
法、日耳曼法以来一直如此。[4] 一个不动产物权变动,无论我们赋予其怎样的法律含义,在事实上,一般都需要以下几道程序:合同(债权或物权)、交付、登记。无论哪国 与民法的诚信原则是相悖的。总之,恶意之行为不应当受到保护,其行为之后果也只能够由自己来承担。所谓自作自受是私法上的公平。 在我国现行法上,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88.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接受,可自行开价协商。这一立法模式显然立足于交易效率原则,较多地考虑到了异议股东的利益,有助于迅速实现其股份收买请求权。 在《示范公司法修正本》 法 当公司持异议股东反对公司所做的组织机构的重大变更决议时,公司应当按照公平合理的价格购买异议股东的股份。市场价值法的主要标准是证券市场价格或者在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25.html -
了解详情
并未有条文规范此类情形,所以乙无权以占有人的身份提起占有保护的诉讼请求,这种处理结果既不符合效率原则又有悖公平的理念。”若对这段话再作进一步解读,则 占有制度,未设规定,从而使“乙作为占有人”的主张,于法无据。“立法机关”的误认尚且如此,适用法律的法官们将来会面临怎样的困惑与不解,也就不难想象了。 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92.html -
了解详情
上议院大法官提名任命。主席要努力去确证案件中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中所存在的漏洞,并决定应采取怎样的步骤来弥补这些漏洞,要特别注重维护在上诉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的 移民和庇护裁判领域,以及社会保障裁决领域,都是如此。在英国,所有裁判所举行的听证会原则上都要公开举行。这也是欧洲人权宪章第6条第1款的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