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不当的解释与适用。因此,有效解释不存在从旧兼从轻的问题[v]。 我称这些观点为同步适用论。 与同步适用论相反,有论者将刑法关于从旧兼从轻的溯及 正常的。社会保护与人权保障之间就是一对相冲突的价值,这一对价值不能不分情境、场合地优选某一价值,何者优先难以抽象地回答。但是,这并木排除一些学者对于人权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908.html -
了解详情
一篇经典之作。这篇文章试图回答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学中国法制史。在引言部分,张氏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学中国法制史? 。 以民法为例。长期以来,中国法律史学界为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问题争论不休,直至今日仍未尘埃落定。其中一种主要的看法是,中国古代虽无西方那种分化形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63.html -
了解详情
又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既回答了什么是犯罪的问题,又回答了为什么它是犯罪的问题,所以比单独的形式概念或实质概念都有优点。但混合概念在逻辑上存有缺陷,它 混合的犯罪概念混淆了立法和司法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本已清楚的实质的概念和形式的概念都模糊起来的批判。 根据我的看法,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犯罪只有一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33.html -
了解详情
【摘要】法是什么?这个法理学上的永恒问题从来没有被人真正回答的令所有人信服过。历史上的法学巨擘们大多从定义的角度去说明法是什么这一问题,然而 于中国的社会现实之上等等这些今天中国人面对的中国法的问题中,无不有法概念的地方性的作祟的身影。 二、法的解释 提出 当然我的上述文字并不是为了去否定法的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702.html -
了解详情
缓刑的价值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应当以刑罚的价值为参照对象来回答这一问题。这是因为,缓刑虽然在刑事政策中被称为 社会化。缓刑有利于犯罪人重返社会的原因有三,其一,缓刑不会出现因为犯罪人脱离社会而与社会发展脱节,难以再融入社会的问题。当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0.html -
了解详情
奉献,乃是我的义务,是我的责任,是我的职责。并不是我先有自由,然后才有职责责任义务问题,而是我的自由与我的职责责任义务同在。正是因为有他者在 :可能生活能够保证良善生活的实现吗?可能生活的最终结果会不会是一种庸俗的生活?抑或是可能生活最终排除了良善生活的可能性?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涉及到自由主义法权话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218.html -
了解详情
了性命。很明显对于新娘而言她不能使用目的落空作为抗辩。对于这一问题会有许多种解释,我个人的解释是,在这中情况下不存在不当得利。裁缝缔约定制服饰使用了 ,那么除非债权人愿意变更合同否则债务人即将获得义务免除。 什么是可预见性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任何人要是读了一点历史或者在二十世纪活了三十年或者更长,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030.html -
了解详情
是案件事实,由此推导出具体案件结论。[56]这不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后者而言,舒国滢教授认为有法律公理演绎体系与法律概念演绎体系之分。所谓公理演绎体系是指 地被人接受,于是《谈谈方法》中提出第三条方法论是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95.html -
了解详情
是案件事实,由此推导出具体案件结论。[56]这不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就后者而言,舒国滢教授认为有法律公理演绎体系与法律概念演绎体系之分。所谓公理演绎体系是指 地被人接受,于是《谈谈方法》中提出第三条方法论是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对象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898.html -
了解详情
变的社会,还是依据欲望而生活,必然会有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种社会变迁进入一种深层次的境界是,这些矛盾还全面而深入的表现出来,其迫使人们反思与批评现状, 根据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和习得之经验,对中国法学研究本身进行研究,理性地回答中国法学研究的现状。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说,苏力就是那部分少数人之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18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