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规定: 对于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认为确有必要时,可以派员适时介入侦查活动,对收集证据、适用法律提出意见,监督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体制改革,保证人民法院依法独立排除非法证据。一审法院排除非法证据的,检察机关可以抗诉,但是不得据此对一审法官进行监督、追诉。 5.完善强制措施制度 根据无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981.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和上级法院)的监督,也可以是来自法院外部(比如检察院)的监督;执行救济可以包括对案件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和对案外人的救济[9]。就启动途径或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编修改的若干问题探讨以民事强制执行救济制度的适用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8 年第 4 期。 [12]正是基于程序事项本身的琐碎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3801.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监督意见或者依法提出抗诉,推动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不当的死刑裁判。 2.作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法律监督者,最高人民检察院还负有维护公平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对于 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的,这种改判理由并不是因为原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错误;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的第三种情形,改判理由也不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监督意见或者依法提出抗诉,推动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不当的死刑裁判。 2.作为死刑复核程序中的法律监督者,最高人民检察院还负有维护公平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对于 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的,这种改判理由并不是因为原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错误;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的第三种情形,改判理由也不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471.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监督机关通过职务犯罪侦查、公诉等活动监督法律实施中的遵守、执行、适用等,具有了行政、审判无法拥有的监督便利条件。虽然我国的宪政体制设计不同于西方 、法院,上至最高院下至各个基层院,内部均有很多考核。单以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检察机关办理公诉案件考评方法(试行)》来说,全国各基层检察院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81.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无罪及其他情况的比例约为27%。其中,二审刑期改判理由为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所占比例为12%;理由为量刑不当的,所占比例为52 ;中国法律年鉴编委会编《中国法律年鉴》(1987-2010年)。 [6]全国法院审结的二审案件与一审案件之比。 [7]这里只分析被告人上诉和检察院抗诉的情形,由于实践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17.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正确实施的神圣职责,在实践中,对于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是否遵守法律,负有检察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对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 必将引起民事诉讼法内部条文的冲突。民事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再审,并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而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依法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55.html -
了解详情
正确实行监督,对人民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裁定,有权提出抗诉。人民法院对人民检察院的制约体现在:一是对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依法进行庭前审查,对不符 ,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另一种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即司法权的行使。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关系也呈现出多样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6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简易审程序(法院中立性暂且不论)?检察院没有主动提起,则不一定是检察院的疏忽,而更大可能是检察院认为此案件不宜适用,如果法院执意为之,法院可能是 同意适用简易审的程序时,并不刻意去询问被告人是否知道这样做的法律后果。[7] 有的被告人错误理解坦白从宽,对从宽的期望值过高,而在判决后感到失望,再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01.html -
了解详情
判无罪的案件,大多以这种形式化解了。与此相对,检察院也会投桃报李,发现法院明显违法的案件,也大多以口头建议的形式纠正,书面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或《检察建议 。 二是实体上被伤害。随着社会变革的复杂化,司法实践中新的法律适用问题不断出现,有些是法律的空白和盲点,但也有不少是办案人的认识分歧,因个人理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8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