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算严重,既不是故意,也不属于重大过失。三是从判决做出的时间上看,是在2003年6月和2005年1月,而这段时间 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实施情况研究(06SFB2036)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1]这些新内容包括合同案件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则、举证时限、证据交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5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配,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因而形成不同的诉讼模式。{4} (P158) 3.抽象形式说。江伟、刘荣军教授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 层涵义,是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解明负第二次责任,或者称为辅助责任。{24}(P119-120) 观点3:协同主义是指民事诉讼中法院(法官)运用职权发挥能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1.html -
了解详情
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在法律规定和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证明其主张的相应证据,逾期不举证则承担证据失权法律后果的一项民事诉讼制度。证据失 在举证指导工作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举证通知书的内容要因案制宜,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举证通知书应根据不同案件的特点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和要求、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11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事实作出认定,使争议事实最终仍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则法官应当依据举证责任的分配规则作出裁判,由承担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结果。 所谓盖然性占优势,根据 的真实性,把毋庸置疑改为指证据有85%上的真实性。 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盖然性原则,是合理可行的,也是必然的,这体现在:第一、盖然性符合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6621.html -
了解详情
其他诉讼的约束力及其对于其他案件当事人举证权的限制,是宪法允许的;而在采处分原则的民事诉讼中,则不能对当事人的举证权作同样的限制。这种情况下,如果在 损害赔偿之诉。经团体之诉胜诉所得赔偿金,应当在法院主持下,在受害人中分配;只有当这种分配因为通知困难而不可能、或者不经济时,法院才可以根据起诉团体的提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12.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说,是在原告和被告之间分配证明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的学说,是日本学者德本镇教授在研究德国法中,针对矿业损害事件诉讼而提出的一种见解。在矿业损害 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6]参见沈冠伶:《民事证据法与武器平等原则》,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92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78.html -
了解详情
疑案从挂为疑案从无,即宣告被告人无罪。可见修改后的刑诉法改变了举证责任的分配,由控方承担举证责任,整个庭审调查的重心也转向控方。 这种新的庭审方式 辩双方可以就对方证据向法官提出证据展示要求,各方当事人用以了解对方所掌握的在诉讼中必要或有价值的材料,特别是辩护方从控诉方摸底,控诉方必须提出足以确立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46.html -
了解详情
标准的不同主要在于依据和证明程度不同,一般认为,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实行的是盖然性占优势。盖然性就是可能性,要求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应当把其所主张的 ,无行为便无法律后果。侵权行为的存在也应该由原告负举证责任,这符合举证责任的一般分配原理。举证是当事人成本投入的一部分,加害方经济能力、证据能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38.html -
了解详情
层次的目的最终要为解决行政纠纷这一基本目的服务。 (二)举证责任。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与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有很大的不同。民事诉讼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在 案件中,其曾经提出申请的事实;2、在行政赔偿诉讼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3、其他应当由原告举证的事实。举证责任的分配关系到证明标准的高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92.html -
了解详情
配套的却仍然是条款设置抽象原则的80年婚姻法,它给当事人造成的举证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感情破裂的表述所导致的举证责任分配的矛盾。由于感情属于人的主观 责任该由谁承担?虽然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没有采用这一学说而避免了自相矛盾,但并不等于实践中不存在这一二律背反的情形。根据我国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