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证据,但是后来为了解决录音、录像等新型证据材料的归类问题,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首次规定了视听资料这一新的证据种类,并把录音、录像、计算机存储资料 》,将新生的计算机软件作为第8种作品的保护对象单列于其他7种之外一样简单和有效,而且至今没有任何人认为这一立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在新的形势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21.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当事人的权利救济手段缺乏,需要通过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予以监督制约和弥补 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执行主体既有权处理执行中的程序性问题,也有权处理程序 在民事行政执行程序中作出的生效判决、裁定、决定、命令有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情形,即有权对该裁判、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5.html -
了解详情
其进行处罚呢?通观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均没有对不出庭作证的证人进行法律制裁的明文规定。《证据规定》第54条也只是规定法院在通知证人出庭 可信性的保障或者具有必要性的证人书面证言作为我国法院可以采用的例外情形。 3、规定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法律责任,并加强对证人的保护。 证人出庭陈述其感知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66.html -
了解详情
入卷了事。这样做,不仅违背了民事诉讼法对公告送达的基本要求,也不能起到公告送达的应有作用。 3、适用公告送达缺少必要的证据材料,法定程序不完备。公告 的适用条件,充分保障受送达人的诉权。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必须的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这个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80.html -
了解详情
(以下简称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诉讼法和本解释外,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可见两种诉讼联系之密切。 从形式 ,其内容涉及审理案件的各个环节,但核心内容是组织庭审、认定证据和适用法律。在我国,行政审判脱胎于民事审判,但行政审判方式的改革却相对滞后于民事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028.html -
了解详情
主要看系统设计和用户选择),这使法院开始从完全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电子文件。 二、关于电子邮件证据效力及类型的争论 有观点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并未 的打印件属于复制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8条规定:证据材料为复制件在诉讼中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685.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七种法定证据形式(在概念和分类中已述及),如单位证明是否有单位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 的效力往往会导致裁判不公的问题。 人民法院的司法实践,必将推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证据立法的议事日程。相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出台一部内容涵盖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66.html -
了解详情
在运用证据规则方面的简单,使得我国法官在评断证据时受到的来自法律程序和证据规则的约束远远少于西方国家,在判断民事证据证明力方面拥有令西方同行羡慕的过大的 撤销的规定,一味地强调自认具有证明力是不公正的。 3、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规定过于原则,导致对民事证据证明力的判断缺乏保障。现代自由心证证据制度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2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施行已经一年半了,在施行过程中,各级法院对《证据规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习和宣传,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 到同仁们批评指正。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同时,我国诉讼法还明确规定,证据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64.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民事证据规则和实事求是的法制精神,科学认证,全面体现审判公正、公开,提高诉讼效率。 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有关司法解释没有民事瑕疵认证异议制度的规定。 审判活动,其主体一般被认为是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委员会,因为依照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委员会有权讨论重大、疑难案件并作出决定,审判委员会所作出的决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3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