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判决文书中进一步写明裁判结果和裁判理由,公众通过什么程序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如何进一步保障和落实诉讼当事人的知情权等,作了明确规定。三是依法 和推动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规定的人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诉权,是民诉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功能,也是对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0553.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问题主要集中在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上。对土地补偿费分配纠纷是否应纳入民事诉讼范畴,审判实务中的争论较大。这在最高法院相关庭室对下级法院所作的答复 补偿费数额提起民事诉讼的,《解释》第一条第三款规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前所述,以纠纷发生于组织之内外关系作为衡量争议主体是否处于平等地位的观点是站不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731.html -
了解详情
原理,抗诉程序运作中暴露出许多无法解决的矛盾,所以,取消民事抗诉权是一种明智的选择。[2] 如果取消了抗诉权,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还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监督应当强调对法院审判的制约,而非对当事人自治行为的干预;其二,民事检察监督应当强调公益监督的概念,而非一般性的谈加强和扩大对民事诉讼的参与与监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761.html -
了解详情
知道规则而不考虑规则,而是压根就不习惯于用规则方法和程序技术来考虑事案的处理。 产生诉讼的案件更是这样。让我们再看一个民众议论态度基本严肃、较少被 怀疑,没了自信甚至放弃。有人可能担心,承认法律人思维的独特性会带来职业优越感。这不是必然的,但也不是什么坏事。其实像牧师、医师和教师职业,有职业优越感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48.html -
了解详情
多领域有了变化,例如新设恶意诉讼、小额诉讼、公益诉讼等,其中最引笔者关注的莫属审判监督程序的修订,特别是对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权力配置、程序设定 我国民事检察发展向何处去,它的发展规律是什么。其实作为检察业务组成部分的民事检察来说,它的监督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它的发展定位需要进一步多元,从而最终实现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1849.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需遵循公开原则,审判公开是从程序上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公开保证了司法权在阳光下行使。我国民事诉讼法把审判公开作为民事诉讼的制度之一,规定除了 与调和处理 尽管法庭偶尔也寻求折中和弹性,但是法庭的判决通常具有非此即彼的二分特征:判决依据的是已经发生了什么事实这一概念的专一定义以及对法律规则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149.html -
了解详情
取代法院的最终判断权,也就是说,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法律监督,并不影响法院对案件的公正审判,不会产生干涉法院享有的民事审判权之后果,故此,即使赋予检察机关公益 无须再对其是否具备公益诉讼原告的条件进行审查。二是在法律上对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组织的条件作出一般规定,但不存在事先的认定程序,而是由法院在个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503.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的权利,裁判请求权无从谈起,仅仅有诉诸司法的权利,而没有公正审判请求权,当事人即使获得了法院的审判也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当事人诉诸法院,就是为了获得一个公正或曰 各种意见。例如,范愉教授认为,小额诉讼程序是当代世界各国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吗?我的看法是,这可能是一个过时的制度设计。傅郁林教授认为,单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7635.html -
了解详情
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种调整、划转是实现国有企业产权重组的一种方式,从该行为的 ,方式也越来越隐蔽,其认定也越来越困难,即便在审判程序中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而如果允许由执行机构在执行程序中直接对此予以认定,可能导致混乱,不利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1.html -
了解详情
平白增加一道程序,增大歧视受害者维权成本;三是仲裁时效原先仅为60日,直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才改为1年,但仍无法与一般民事诉讼的2年 申诉人签发诉权通知,申诉人可凭此直接起诉。[70]这一制度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法院的审判负担,将大量不值得审理的案件提前过滤。但是,EEOC实现上述目标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5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