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案件方面的主要职能就界定在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案件进行抗诉监督上,再没有赋予其以原告身份代表国家利益提起民事诉讼的职能。但在后来的法律实践中 行为的行政机关提出要求予以纠正的法律意见或建议,行政机关应当在1个月内予以纠正或予以书面答复。逾期未按要求纠正、不纠正或不予答复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87.html -
了解详情
,对司法走向独立为害不浅。新闻媒体对那些以破坏司法独立和程序公正为代价而换得的个别的、暂时的社会正义的成功的个案监督之报道常常不厌其详、大加赞同 人更加不愿意担任法官,并助长立法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更进一步反对司法独立的姿态。对具体案件的立法监督实施体制化或规范化,只会进一步巩固这种制度,使之合理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407.html -
了解详情
审判委员会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工具。至于具体的改革措施,至少有以下几点:1?审判委员讨论案件的时间应在合议庭评议案件之后,以防止庭审走过场;2?审判委员会的 的推定。因此,如实陈述义务的规定在提高破案率方面并不比规定沉默权的程序更占优越性。第二,要求被告人如实陈述的规定不具有科学性,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68.html -
了解详情
地是传递这些信息背后的理念与价值——法治的精神所在。虽然存在前述的一定共识,具体的法治思想又有纷呈多样的特点,笔者认为,这些讨论事实上从形式层面、制度 产生,现代宪政的发展历程则造就了违宪审查制度,司法中的民主性程序、司法性权力对立法和行政等主体的宪法适用过程都有助于法精神的社会——包括普通大众和掌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35.html -
了解详情
就自审自记……?当然,程序法也是书记员职责的具体的法律依据。但书记员的职责规定散见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及行政诉讼法中,关于书记员职责的规定之间没有系统性 必须掌握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书记员应当熟悉审判业务,懂得办案程序。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研案件时,经常要引用有关法律条文等。如果书记员对这些不熟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991.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的任务、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作了具体规定。它主要适用于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 检察署的职权第六项为“代表国家参与有关全国社会和劳动人民利益之重要民事案件及行政案件诉讼”。检察院的这一项重要职权,在“文化大革命”后被取消了,后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71.html -
了解详情
独立审判,只能流于形式了,由此司法公正不可能不受到影响。涉及地方利益的案件时有可能受到地方行政机构的压力。后果就是损害国家法制的统一与威信,也和建设法制 价值性。从检察院对司法权的监督实践来看,它本身存在体制性矛盾,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具体参与者,前受享有庞大无比的行政权、司法权的公安机关的掣肘,后有对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09.html -
了解详情
稳定。从再审情况来看,1997年至2001年五年间,在检察机关和人大对法院审判具体案件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再审立案率也只有千分之五左右,再审改判的 刑罚的公正。从刑事政策上考虑,刑罚手段应当谦抑一些,只有在道德控制、行政控制等非刑事手段失灵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动用刑事惩治手段。对犯罪的刑事控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59.html -
了解详情
,追求法律上的公正,传媒通过激发舆论评判,追求道德公正,两种“公正”在实体和程序上会有些差异,且实践过程必须维持和允许差异存在,但二者殊途同归于人权保障,人权 了司法公开的原则,但几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表明,要真正做到审判公开并不容易。笔者认为公开审判主要在刑事和行政案件中;民事案件除非是集体诉讼,应遵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070.html -
了解详情
直接开庭、走程序,不区别具体案情和当事人情况而一刀切,或机械适用证据规则,导致当事人对诉讼过程不适应、对裁判结果不理解、不认可,从而衍生出案件上诉申诉率 。根据诉求的不同情况,还应当提示当事人解决纠纷的途径在诉讼之外还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等方式。对那些涉众、疑难复杂、政策性强、判后可能出现上访、引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8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