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决纯粹由于法官适用诉讼法上的错误为理由而被废弃,在这种情形下,不能指责任何一方引起上诉费用;第二,第三审上诉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各法院判决之间的 显然不宜过于苛严。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民事司法赔偿仅限于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87.html -
了解详情
](P.134)[8](P.34)。这种观点是支持抽象行政行为司法豁免的主要理由。笔者认为,这是对宪法和组织法规定的误解。前文所列宪法和组织法规定 即违宪审查;另一是法院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审查,即司法复审或行政诉讼[14](P.216)。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之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58.html -
了解详情
检查,当事人对财政部门作出的投诉处理或者处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45]上海市《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规定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采购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或供应商拥有专有权,且无其他合适的替代标的,或者采购主体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只有从特定供应商处进行购买,才能促进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如工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23.html -
了解详情
的领头羊,但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将逐步走向全面开放,经济特区将逐步失去存在理由,应根据我国市场开放有关承诺逐步取消。 三、司法审查 WTO关于司法审查的范围 ,如新闻法、出版法、专门的行政公开法等;最后应考虑把行政公开逐步纳入行政诉讼范围。 WTO对行政程序的规定相当严格。如《反倾销协议》规定的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393.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的由来,让当事人明白赢在哪里、输在何处,对裁判结果心服口服,从而减少上诉、申诉,减轻讼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曾指出:“要做到裁判文书无懈可击,使 ,因而主要证据不足,具体行政行为被法院撤销。 法院判决的理由部分是这样写的:本院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七条(九)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8.html -
了解详情
拘留等;3、广义越权行为,即授权终止后仍以原机关名义行使职权,如果受害人有理由认为是职务行为的,同样产生违法行为的后果。 从程序上来说,一般应根据致害 的程序。致害行为为具体行政行为的,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确认;致害行为为刑事裁判行为的,通过上诉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确认;致害行为为刑事诉讼中的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90.html -
了解详情
监视居住的刑事侦查强制措施,不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因而A女依法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同样的道理,由于监视居住是刑事侦查强制措施,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又由于 年的焦虑等待和漫长企盼之后,才收到某基层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以同样的“理由”作出的“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的终审裁定。A女为此虽然感到失望,但她并没有绝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329.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 1990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开展民事经济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试点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可以对人民法院已经 不需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也不受终审裁判审级的限制,于是少数当事人不上诉,等待判决生效以后直接要求检察机关进行抗诉,必然引起司法资源的极大消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291.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182)、利害关系人因正当理由不能在法院作出除权判决前申报权利的起诉期限(民诉198)、申请执行时效(民诉219)、行政诉讼时效(行诉39)和仲裁时效 ,有不为时效的,主要是以确立程序间某项程序效力为目的的期限规定,如上诉期限(民诉147、刑诉183、行诉58)、督促程序中债务人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2373.html -
了解详情
印书馆, 2000: 58 . [2]席恒.利益、权力与责任.[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 9. [3]马怀德.行政诉讼原理[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51. [4]袁定波.NGO 组织主体适格体现环保至上[N].法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4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