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以作为其在执行公务时作为或不作为的条件。公约将接受不应有的好处视为腐败犯罪的客观方面,较我国刑法中的相关概念界定则显得更为宽泛和科学。我国刑法 为其他财产,或犯罪所得已与从合法来源获得的财产相混合的财产。[9]换言之,公约所确定的调查收集、保全证据的对象,可以是犯罪直接所得,也可以是犯罪直接所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37.html -
了解详情
一认识,一些检察机关认为,对于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作出的裁定(包括先予执行裁定、财产保全裁定,以及破产程序中的裁定等)都可以提出抗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 所决定的。根据现行民诉法的规定,检察院对民事诉讼的监督属于事后监督,这种监督是在案件处理完后,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依法提出抗诉,发动再审程序,而无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908.html -
了解详情
在查封时有灭失,权利人可以向政府索取赔偿;3.取消了因民事没收提起诉讼时应预交的诉讼费担保;4.要求政府在执行查封或没收之前,必须提前60天通知权利人 ,这种通知程序是否履行还是最终作出没收裁决的前提条件。2.没收裁决作出后可以采用各种财产保全措施,避免相关财产在此期间的流失。在美国,民事没收程序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82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登记的物权,不以占有或登记为要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便当然成立。优先权不以占有为要件,不同于质权和留置权;不以登记为要件,亦不同于抵押权。 下列债权对债务人的总财产有优先权: (1)共益费用 (2)劳动工资、劳动报酬、劳动保险金 (3)债务人及其家属的丧葬费用、医疗费用 (4)诉讼费用 (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56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效条件,第58条和第59条规定则规定了不具备第55条规定的有效条件的行为无效或可变更可撤销,即体现了这种评判标准。尽管依据《民法通则》第 观念的变革,上述观念以及立法逐渐发生着变化。1986年制定《民法通则》时,是否对国家财产采取特殊保护原则,学界就有不同看法。[21]最后,通则只规定国家财产神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57.html -
了解详情
不免有些原则和笼统,尤其是第33条确定的绝对 的限定继承原则,却没有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加以落实(确切地讲是缺乏相应的条件限制)。事实上,这已不适应近几 独立的参加之诉,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身份介入诉讼,从而发生诉的客体的合并(诉讼请求上的牵连)。? 3.财产保全。按照《民事诉讼法》第92-96条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70.html -
了解详情
罪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1)犯罪客体不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司法机关财产保全措施的正常执行活动,同类客体是司法机关的 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4)犯罪行为发生的时空条件不同。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发生在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过程之中;而妨害公务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95.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尺度不一, 有损司法权威。 一些学者对刑法第六十四条中与犯罪行为有关的三种财物没有进行区分, 认为该种没收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是对犯罪工具 冻结, 通过这些保全措施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这些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某个环节上的临时措施, 主要具有程序保障的意义。而没收是对犯罪人的财产权益作出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76.html -
了解详情
执法尺度不一, 有损司法权威。 一些学者对刑法第六十四条中与犯罪行为有关的三种财物没有进行区分, 认为该种没收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是对犯罪工具 冻结, 通过这些保全措施来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 这些强制措施是刑事诉讼某个环节上的临时措施, 主要具有程序保障的意义。而没收是对犯罪人的财产权益作出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68.html -
了解详情
自行组织清算或者另行申请人民法院对公司进行清算。第三条股东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时,向人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或者证据保全的,在股东提供担保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 第十一条出资人以其他公司股权出资,符合下列条件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出资人已履行出资义务: (一)出资的股权由出资人合法持有并依法可以转让; (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