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条的规定,只能是10天,而不能是15天。同时在附带民事诉讼过程中,又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某些规定进行审理,如当事人可以和解、原告可以撤回诉讼 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有待于刑事诉讼法的进一步完善。(四)原告已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而人民法院宣告被告人无罪的案件,因为无罪并不等于不承担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可以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64.html -
了解详情
判例法国家,每年联邦法院发布的案例,确定诉讼过程中司法人员的行为规范,法官裁判的“合理理由”,逐步成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逮捕的“合理根据”(ProbableCause 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引出被捕者供认。两个相似的案例,因诉讼的“合理理由”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在我国,事实就是事实,警察的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868.html -
了解详情
罪与非罪的原始状态选择是“非罪”,即无罪推定。二者都是诉讼过程中的一种程序性认识,都不是法律认识,他们的共同指向是法律状态, 追诉机关不得违反正当法律程序(Dueprocessoflaw)。违反正当程序从而严重限制和剥夺了被告人诉讼权利并导致采集的证据不真实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证据的收集,审查必须遵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39.html -
了解详情
妨碍刑事侦查,把他们关进看守所也是不经济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应当在追求保证刑事诉讼的“安全价值”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司法机关在行使侦查权力 食物补贴和福利待遇(11)。另一种类型是要求犯罪人支付该案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及执行对其判决的费用,例如犯罪人在社区矫正机构的住宿费、赔偿款征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5.html -
了解详情
减轻或免除个人责任。对单位的处罚只适用罚款。此外,对有律师资格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除适用前述强制措施以外,还可发出司法建议,建议主管部门按《律师法》、《 几条,可包括这样四个层次的意思:第一,采用列举性规定,规定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行为人实施了哪些行为,职能机关有权视情节轻重,对行为人采取训诫、责令具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16.html -
了解详情
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既然是“可以”告知,也就是说“可以不告知”。即人民法院对于被害人所遭受物质损失的 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因其发生与刑事犯罪活动有关,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性”使其要同时受刑事诉讼法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6.html -
了解详情
在摸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四)对于申诉人提供出其在原审法院诉讼过程中未提供的新证据,以及出现在法院生效判决后的新情况、新理由,可以 财产的,执行后迟迟不将执行款物交付当事人的。这些表现,在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中屡见不鲜。但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执行活动的监督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04.html -
了解详情
本文还探讨了鉴定专家、侦查人员及同案犯罪嫌疑人的证人资格问题。 [关键词]:刑事诉讼 证人 资格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 自然人的生理机能,并不能形成所谓“单位”自己对案件的印象和感受,单位在诉讼过程中作证也只能通过自然人来实现,以单位为证人的作证方式、证言效力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时效为抗辩理由,此时法院应如何处理? 我们知道,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 但若被害人根本无从知道被告人的信息,该方法则显然不可用。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对于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一无所知,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8.html -
了解详情
节约司法资源,促进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应当把调解制度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在侦查阶段,应当扩大公安机关轻微刑事案件的调解范围,对被害人与 报复心理,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扩大调解范围,实行刑事诉讼调解双轨制。 根据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调解仅仅适用于有限的刑事自诉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2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