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然后取得其财物的意思,实施杀人行为之后,取得了被害人生前所占有的财物。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财物的行为,是作为抢劫罪(注:在日本等国称之为强盗罪。 ,对这种行为就不能单独定罪,而只能作为杀人罪的量刑情节之一,在量刑时酌情处理。 (三)无关系的第三者取得死者生前所携带的财物 对没有实施加害行为的第三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337.html -
了解详情
权应当由法官来行使。 我国的诉讼制度还存在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案件的最终处理要经过不出庭的庭长、审委会成员、院长决定。由于出庭的法官未必对案件的处理有 。但是从我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刑事案件中证人出庭做证的简直是少的可怜。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法庭审理事实上深化了法官对控方卷宗笔录的书面或口头审查:由于证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92.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性建构型方式,往往缺少自然演进型方式所具有的经济基础和思想舆论基础,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转型的任务更加艰巨。作为后发型发展中国家,我们从国外照搬了 ,坚持以社会危害性为中心,注意刑法实施的社会效应。[20] 抓大放小政策中,大小怎么区分? 一般认为,大指严重侵犯社会法益的集团犯罪、黑社会犯罪、恐怖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10.html -
了解详情
其职务的廉洁性。显然,前两种观点将利用第三者的职务行为收受财物都作为受贿罪处理,过于宽泛地理解了受贿罪的利用职务便利。因此,最后一种观点较为合适,但 因果关系,即可以受贿罪论处;三是非法接受他人财物与为他人谋取利益同时发生,这种情况的受贿也比较少见,因此同样需要查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综上,在被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5.html -
了解详情
专家进行伤情检查或者鉴定的权限,只有有限的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权,[10]这种情况之下,辩方要获得能够证明刑讯证据存在的关键证据,实际上比较困难。审 证据决定权,让渡一部分给具体办案人员,要求他们就非法证据问题提出具体的办案处理意见,同时要求侦查机关在审查起诉阶段承担主要的证明责任,审查起诉阶段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57.html -
了解详情
违背了有罪必罚的公正原则,因为不管怎么说,已经得到证实的是,被告人一定实施了上述两个犯罪行为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法官虽不能肯定在数个犯罪行为 时限的规定,属撤回起诉权的策略性运用。而检察机关之所以对该案采取撤回起诉的策略处理,正是为了避免法院对该案作出无罪判决。[8] 二、底限正义:法理上的评判及操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592.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各种途径获悉有犯罪消息,就立即启动侦查程序加以调查,并不需要经过特别的案件处理程序如立案程序等。在随机性启动模式下,程序的及时性和效率价值得到重视, 常态,从而使侦查终结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侦查程序实际上终而未结。显然,这种情况对于公民的人权保障是非常不利的。加上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限制补充侦查的方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84.html -
了解详情
体制改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行政权的强大与司法权的较为弱势还是中国的政治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更加注意强化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监督。大调解形成人民调解 四,应当注意维护审判权威,防止对司法公信力的损害。人民法院的审判是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活动,审判的权威就意味着法律的权威。目前,中国法院的权威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28.html -
了解详情
。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可以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的法律规定。” 修改理由:刑诉法此处规定与本修正案第十四条“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 ,其目的是针对贪污、贿赂等案件当事人事后逃避,甚至逃到国外的情形。针对这种情况,公开审理显然是对法制的宣传,对贪污腐败分子的威慑,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583.html -
了解详情
生命权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是上帝赐予每个自然人的最初财产,这种重要无论怎么夸大都不显得过分。私法上的生命权主要是指以生命安全为内容他人不得干涉 ,如果否认受害人当场死亡情形下死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势必将违背类似情况类似处理的平等原则。也就是说将二种情况加以区分的理由并不充分。再次,如果说连受害人都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0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