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内容至少应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分析途径,又称“理论”(theory),指的是研究政治现象所遵循的通则,即选择研究问题、研究资料和研究角度的准则 方法论的开始。[42]美国行政法学界借鉴经济学与政治学的方法,开始建立起一种新的话语,“他们不仅仅站在传统研究法律形式、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角度,同时,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7.html -
了解详情
将政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行使,立法、司法、行政必须明确区分。因此,作为刑法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司法机关。我国虽然没有采用三权 溯及既往。严格说来,禁止溯及既往是适用法律的普遍原则,刑法司法解释也应当遵循这一原则。刑法规范只能适用于刑法生效以后的行为,不得对刑法生效前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05.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减少到最小范围,以避免由它带来的不利影响。宪法私法化适用应遵循的原则:1、间接适用原则。宪法在对公权利适用的情况下法院当然可以直接用宪法的条文 ,实现受到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因而一般都由普通法律先将其具体化,所以,私法领域适用社会经济文化权利规范应当慎重。30、李忠、章忱文指出可适用于司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147.html -
了解详情
后就决不能保留下来,而必须加以废除。 应当如何建立适合于“一国两制”这一新情况的法律解释制度呢?同样只能依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即既要坚持“一国”,又要体现 法律主要是由制定法构成,判例原则上不是一种法律渊源,因而遵循判例的原则,并非内地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原则。这可以说是“一国两制”下,内地与香港特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955.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由于它坚持遵从权威、审慎节制而成为宪政改革应当遵循的政治美德。 关键词 宪法司法化 宪政 法律政策学 法律解释学 公共知识分子 2001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齐玉苓 松有:《宪法司法化及其意义》。 [21]童之伟:《宪法司法适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22]沈岿博士就已经提到宪法司法化在宪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64.html -
了解详情
与对象的关系问题上,它应当体现出科学性,法律规范应当介入事物的客观规律。即使法律不可能全面地表达自然对象的客观规律,也应当尽可能地趋近于人们对自然对象的 的纠纷。那么,司法如何解决纠纷?对此,我们早已熟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尽管有人对“以事实为根据”提出了挑战,并且对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57.html -
了解详情
其它部分的影响,也影响着其它部分。立法者和政客都知道,法律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法官所遵循的解释规则。因此,解释规则的改变将会导致立法行为和政客策略行为的改变。 日常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便需要建立一种解释和适用法律的正当程序,使法律最终能够与人民生活的一般规范相融合。 (本文的写作得到朱苏力、贺卫方、梁治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68.html -
了解详情
。有学者指出:“(目前中国)由于没有这样几部各集一类法律规范于大成的法典,现今各地方在具体适用法律的过程中,有时不得不根据较为简单和概括 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4.html -
了解详情
简单的法律问题当然具有唯一答案外,对于具有不同解释的法律规范,应当而且必然存在着特定情况下的最佳答案。这就要求法官必须结合案件事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最为 在德沃金看来,法官并不是运用公共政策改变和创立了法律,而是通过解释这些原则发现了适用于手中案件的法律。”理查德。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html -
了解详情
公平、正义的原则,严格依法办案,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公正又分为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所谓实体公正,是指司法机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是正确的 而言,则意味着“法不禁止即自由”。 2.合理行政。就是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做到一视同仁,不偏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