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其故意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前,是行为人为了非法占有而去秘密窃取他人持有的公私财物.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 ,该财物与所有人暂时脱离了持有、控制的关系,但所有人随即能够准确地回忆起财物遗置的时间、地点,并即去索寻.其三是埋藏物,即掩埋藏匿于地下的他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15.html -
了解详情
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关于侵占遗失物的刑事责任,日本刑法中规定有侵占脱离占有物罪,其中脱离占有物包括遗失物。美国法律也规定在拾得人拒绝返还遗失物时可能承担 拾得”,《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10.陈兴良:“非法占有他人遗忘在特定场所之财物的定性”,《法学前沿》(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37.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财产罪;明知是毒品犯罪的非法财产而获取、占有、使用罪;非法占有种植、生产、制造毒品的设备、材料、物资罪;鼓励或引诱他人滥用毒品或参与毒品犯罪罪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条规定了两个罪名:残害无辜居民罪、掠夺无辜居民财物罪。残害无辜居民罪,是指对无辜居民实施杀害、伤害和精神恐吓等强暴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0.html -
了解详情
贪污受贿所得用于公务的说法(行为人将贪污受贿所得用于公务说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获取他人财物的目的),是对贪污受贿犯罪主观方面的片面理解和认识,理 既存在无罪性质部分(八千元用于业务开支表明行为人主观上不具备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目的),同时又存在有罪性质部分(一万二千元留作自用表明行为人主观具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8.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资产的人员。(2)犯罪目的不同。本罪的犯罪目的是非法获取他人的财物,而贪污罪则是非法占有本人主管、管理或者经手的公共 重大损失的; (2)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3)强行索取财物的。 四、附则 (二)本规定中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接近该数额且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999.html -
了解详情
,但实质上这并不是纯粹基于直接故意的非法占有,勒索者勒索财物的目的并非完全是非法、无故占有他人财物。{14}换言之,由于丈夫在习惯法上有请求 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依据,有利于克服形式合理性弊端,但书规定为法官依习惯法出罪提供了规范上的依据。{12}(56?59) (二)维度:习惯法考量的具体化 然而,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2389.html -
了解详情
是贪污罪。普遍流行的观点认为,虽然该款没有明确规定贪污罪的对象必须是“本单位财物”,而是“公共财产”,但是我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国有 占有的主观故意,应认定为挪用公款罪,非贪污罪。 四、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共同非法占有单位财物行为的认定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与他人勾结,共同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03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