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原则的约束,尊重和接受当事人作出的选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2条的规定,除适用以特别程序、督促程序 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双方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明辨是非,分清责任,尊重对方的民事权益,自觉履行法律法规义务,从而彻底化解矛盾,达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412.html -
了解详情
大量民事调解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并难以执行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归纳几点主要成因。 1、高调解率驱使法官调解异化。《民事诉讼法》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 ,有的当事人藐视调解书的严肃性、权威性,误解只有判决书才对其有法律约束力,假借调解之名及其十足的诚信,骗取对方当事人作出让步,为其拖延、逃避履行调解书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664.html -
了解详情
和复杂化,加之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及社会法制观念的变迁,传统的单一分离的调解制度正面临着愈益严重的危机,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政法 监控和防范。 (二)司法调解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近年来,法院秉承和谐司法的理念,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的若干问题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82.html -
了解详情
部分放弃自己预期的利益,因此他们往往存在抵触的情况,调解工作很难进行。 (二)《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对于有可能通过调解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据此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当事人并无约束力,调解书在送达给当事人签收前,当事人任何一方无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3.html -
了解详情
种法院执法不严谨的印象,影响国家审判机关工作的严肃性,也使一些当事人通过法院调解的合法形式掩盖一方或双方的非法目的。例如,在审理破产案件时,如果破产 民事诉讼法》第 l4条的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实施监督。法院民事调解是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的一部分 ,它当然的被检察机关监督。而且如前所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0.html -
了解详情
范围包括一、二审、再审,使调解原则更加符合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调解的审判实践,纠正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在当事人互谅互让的基础 即表明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已经解决,产生与生效判决同等的效果,除个别特殊案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外,不得再行起诉、上诉,因而审判监督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404.html -
了解详情
和人际关系。另外,程序都是非公开的,使得大量涉及当事人隐私和商业技术秘密的民事纠纷能在不透露给外人的情况下秘密解决。目前世界各国ADR制度的盛行, 调解制度复兴。2002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分别出台了《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344.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挥作用。本文将结合凤山县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实际工作,分析目前附带民事调解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凤山法院刑事 最终拒绝赔偿。 (三)赔偿范围不具体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77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的物质损失的都可以提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698.html -
了解详情
对外公开。实践也证明,适用公开方式进行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机会非常低,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当事人 建立与政府职能部门、村委会、村民小组、街道、社区、工青妇等人民团体、人民调解委员会相配合的民调网络,利用巡回办案、干警下基层的第一手信息作依托,召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92.html -
了解详情
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但是,对刑事附带民事调解赔偿后从轻处罚的适用范围、从轻处罚幅度等问题法律没有规定,致使司法者 款: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之规定,明确规定赔偿后可以从轻或减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88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