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关系问题,法律、法规及规章均没有规定,劳动法只是简单地规定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对两种程序如何衔接未做规定,民事诉讼法也 消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隔阂,化解矛盾,排除纠纷,有利于最终建立和发展良好和谐的劳动关系。 4、加强法院与仲裁机关的沟通与协调。劳动仲裁委员会是专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921.html -
了解详情
,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如果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劳动仲裁委员会为纠正原仲裁裁决错误重新作出的裁决,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也应当 面临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往往无法用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如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职工的档案材料、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交纳社会保险记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48.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但如果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均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特别是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原被告主体 这样既有利于法官理顺诉讼程序,也有利于保护双方的诉讼权利。 2、关于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后的主体确定问题。 应当根据民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来确定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146.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的一方当事人为被告。但如果劳动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均不服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特别是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仲裁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原被告主体 这样既有利于法官理顺诉讼程序,也有利于保护双方的诉讼权利。 (二)关于用人单位合并或分立后的主体确定问题应当根据民事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来确定这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990.html -
了解详情
行使对企业和劳动者的管理权时,给予劳动者行政处分,被处分者不服而发生的纠纷;三是待遇纠纷,因执行国家及单位自身的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养老金、医疗费、 的处理机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端: 1、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劳动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人民法院既无权维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亦无权改判或发回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96.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在现实中能够完全依照劳动法规定的要求执行的还相当有限,只是当劳动者将用人单位告上法庭的才能够主张并最终可能获得应有劳动者权利,而绝大多数劳动者由于目前 行政诉讼来救济),当事人对仲裁不服的,则采取通过行政诉讼程序加以救济,维护其合法权益。这样,实行一裁终结制就可以对劳动仲裁机构加以约束,督促其认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698.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处理;而对部分程序性事项争议,则经由劳动行政进行处理。劳动仲裁处理和劳动行政处理的差异性在于:前者为准司法机构,不服可以提起民事诉讼;所处理案件通常有时效 不应计入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计算基数。 26、在劳动仲裁或诉讼程序中,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要求用人单位加付赔偿金的,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43.html -
了解详情
难度大以及仲裁员职业化的需要。 第三,建立仲裁员名册,实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 这是劳动仲裁发展的需要,在裁审自择制度下,争议当事人应该有权选择他所信赖 劳动争议的人或行为应该采取措施。 (4)应建立职工申诉制度 申诉是职工对企业用人单位、企业行政领导及同事所发生的一种不满、不平而希望得到公正、公平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281.html -
了解详情
难度大以及仲裁员职业化的需要。 第三,建立仲裁员名册,实行当事人选择仲裁员制度 这是劳动仲裁发展的需要,在裁审自择制度下,争议当事人应该有权选择他所信赖 劳动争议的人或行为应该采取措施。 (4)应建立职工申诉制度 申诉是职工对企业用人单位、企业行政领导及同事所发生的一种不满、不平而希望得到公正、公平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254.html -
了解详情
经由特定的程序事项而恢复效力的例外情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经劳动仲裁裁决的纠纷准予撤诉或驳回起诉后劳动仲裁裁决从何时生效的解释》规定,仲裁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47.html -
了解详情